《现代瘢痕治疗学》求取 ⇩

总论1

总论提要1

第一章 皮肤的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3

第一节 皮肤的正常结构3

一、表皮3

二、真皮6

三、皮肤的纤维组织6

四、皮肤结缔组织的基质与细胞成分7

五、皮下组织8

六、皮肤的神经8

七、皮肤的血管8

八、皮肤的淋巴9

九、皮肤的肌肉9

十、皮肤的附属器10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12

一、保护功能12

二、体温调节功能13

三、分泌和排泄功能13

四、吸收功能14

五、新陈代谢功能15

六、感觉功能16

第二章 皮肤创伤修复17

第一节 组织修复与再生17

第二节 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8

一、炎症期18

二、增生期18

二、二期愈合20

一、一期愈合20

三、痂下愈合20

第三节 皮肤创伤愈合的类型20

三、重塑期20

第四节 皮肤创伤修复的现代认识21

一、创伤愈合过程中主要细胞的活动21

二、细胞因子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24

三、细胞外基质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26

四、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26

第五节 皮肤创伤修复的影响因素27

一、影响皮肤创伤修复的基本因素27

二、影响皮肤创伤修复的全身因素27

三、影响皮肤创伤修复的局部因素27

第六节 皮肤创伤愈合与瘢痕组织形成28

一、瘢痕组织形成28

二、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现象28

三、皮肤创伤愈合与真皮纤维化29

四、瘢痕临床表现的生物学基础29

五、皮肤创伤愈合与瘢痕的防治策略30

第七节 胚胎皮肤创伤的无瘢痕修复31

一、胚胎皮肤创伤的无瘢痕愈合现象31

二、胚胎与成年动物皮肤创伤愈合特性的比较31

三、胚胎的环境32

四、胚胎皮肤伤口的细胞外基质33

五、胚胎皮肤的成纤维细胞33

六、细胞因子与胚胎组织创伤的无瘢痕修复34

七、胚胎伤口的收缩情况34

八、胚胎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34

九、胚胎皮肤创伤修复的启示35

第三章 病因学研究36

第一节 内在因素36

一、全身因素36

二、局部因素37

第二节 外在因素38

第一节 光镜下病理39

一、常规染色39

第四章 病理学研究39

二、纤维组织特殊染色40

三、瘢痕微血管构筑碱性磷酸酶染色(钙铅法)41

第二节 电镜下病理42

一、电镜下病理观察与分析的常规步骤42

二、透射电镜观察43

三、扫描电镜观察44

第三节 形成机制46

一、瘢痕的形成过程46

二、瘢痕形成的机制47

第四节 转归49

一、软化49

二、挛缩49

三、恶变50

一、增生性病变51

第一节 瘢痕的成分组成51

第五章 组织学研究51

二、非增生性病变52

第二节 纤维母细胞的来源和功能52

第三节 瘢痕的血液循环53

第四节 瘢痕的形成和吸收53

第五节 瘢痕组织细胞培养54

一、取材和保存54

二、原代培养55

三、传代培养55

四、注意事项55

五、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研究概况56

第六章 生化研究57

第一节 胶原57

一、胶原的结构与含量57

二、胶原的生物合成58

三、胶原的降解59

四、胶原的检测方法62

五、创面愈合过程中影响胶原代谢的因素63

六、创伤组织中胶原的变化64

七、胶原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65

第二节 瘢痕基质65

第三节 瘢痕疙瘩的生化研究66

一、酶活性测定66

二、生化分析66

三、自由基测定67

四、细胞培养研究67

第四节 增生性瘢痕的生化研究68

一、酶活性测定68

二、生化分析68

三、自由基测定68

第一节 机体的免疫功能69

一、免疫与免疫分型69

第七章 免疫学研究69

二、免疫细胞70

三、免疫介质71

第二节 组织损害的免疫机制72

第三节 瘢痕的免疫学研究73

一、免疫学因素在瘢痕发生中的作用73

二、免疫学治疗75

第一节 细胞在瘢痕组织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征的改变76

第八章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76

一、成纤维细胞77

二、免疫细胞80

三、微血管内皮细胞81

第二节 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变化81

一、细胞外基质骨架成分及其功能81

二、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改变82

第三节 分子水平治疗瘢痕接受景95

三、基因治疗96

一、生长因子的调控96

二、改善细胞外基质96

第九章 临床分类及其特征98

第一节 瘢痕的分类方法98

第二节 常见的瘢痕类型及其特征98

第十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101

第一节 一般诊断方法101

一、询问病史101

二、体格检查101

三、实验室检查102

第二节 无创测定诊断技术102

一、瘢痕硬度测定102

二、B超测定瘢痕厚度103

三、瘢痕表面温度测量103

四、其他103

一、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104

第三节 鉴别诊断104

二、瘢痕溃疡与瘢痕癌变105

第十一章 手术治疗106

第一节 一般手术治疗106

一、切除缝合106

二、皮片移植术108

三、皮瓣移植术116

四、瘢痕皮回植122

第二节 软组织扩张术应用123

一、发展史124

二、简要原理124

三、种类与型号124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125

五、使用方法125

六、临床应用128

七、并发症128

一、概述129

八、评价129

第三节 显微外科技术应用129

二、器械与设备130

三、基本技术训练132

四、术前准备134

五、术后处理136

六、瘢痕治疗常用的游离皮瓣137

第四节磨削治疗137

一、发展史13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38

三、器械设备139

四、术前准备140

五、麻醉方法141

六、磨削手法141

七、磨削深度142

九、术后处理143

八、手术操作143

十、创面愈合过程144

十一、辅助处理144

十二、并发症的处理145

第十二章 加压治疗146

第一节 加压疗法146

一、加压疗法的改进146

二、加压疗法的实施147

三、作用机制探讨149

四、注意事项150

第二节 抗瘢痕压力衣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151

一、概述151

二、压力衣的测量及制作方法152

三、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154

二、常用药物及其作用原理157

一、历史回顾与现状157

第一节 药物注射疗法157

第十三章 药物注射治疗157

三、常用药物剂量159

四、治疗方法159

五、药物注射治疗后瘢痕组织病理变化160

六、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61

第二节 高液压瘢痕注射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162

一、高液压注射器的历史回顾162

二、高液压注射法的临床意义和现状162

三、高液压瘢痕注射器的结构特征和优点163

四、高液压瘢痕注射器的使用方法163

第十四章 放射治疗164

第一节 发展史164

第二节 常用射线种类及其性质164

一、X线164

二、放射性核素165

第三节 放射剂量的计算方法166

第四节 射线抑制瘢痕增生的理论基础167

第五节 X线放疗的基本原则168

第六节 治疗方法169

一、射线种类的选择169

二、放射剂量的选择169

三、放射治疗方案和疗程的选择170

四、对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的放疗方案170

第七节 疗效与副作用171

一、疗效171

二、副作用171

第十五章 冷冻治疗174

第一节 历史及发展概况174

第二节 治疗原理174

第四节 冷冻方法175

第三节 常用冷冻源及其沸点175

第五节 影响冷冻疗效的因素176

第六节 治疗注意事项177

第十六章 激光治疗178

第一节 激光的基本原理178

第二节 激光的特性179

第三节 常用医学激光的种类180

第四节 激光对皮肤组织的生物效应180

第五节 激光功率的测量181

第六节 激光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常用方法182

第七节 激光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184

第十七章 康复治疗186

第一节 物理治疗186

一、紫外线疗法186

二、激光疗法188

三、超声疗法189

四、直流电离了导入疗法190

五、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192

六、石蜡疗法192

第二节 运动疗法193

一、按摩疗法193

二、身体常见部位瘢痕的运动疗法194

第三节 功能康复综合治疗196

一、功能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196

二、功能康复综合疗法196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199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199

第二节 瘢痕患者的心理状态200

一、创伤、烧伤早期患者的心理状态200

二、创伤、烧伤后期患者的心理状态201

第三节 瘢痕患者的心理治疗202

二、硅凝胶膜的应用205

一、液体硅胶及硅油的应用205

第十九章 硅凝胶应用205

第一节 历史发展过程205

第二节 硅凝胶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206

一、适应证206

二、临床使用方法207

三、观察指标及效果207

四、并发症207

五、作用机制207

第二十章 WAB生物粘合剂应用209

第一节 当前国内外医用粘合剂研究概况209

第二节 WAB生物粘合剂性能简介210

一、组成及性状210

二、作用及原理210

三、安全性及有效性211

四、用途211

五、推广意义211

四、减轻瘢痕原理212

三、禁忌证212

五、操作步骤212

第三节 WAB生物粘合剂在预防手术切口术后瘢痕中的应用212

二、适应证212

一、特点212

六、临床效果214

七、注意事项214

第四节 WAB生物粘合剂在预防皮肤移植术后瘢痕中的应用215

一、特点215

二、适应证215

三、作用及原理215

四、操作步骤215

五、术后处理217

六、临床效果217

三、粘合血管218

二、眼科手术218

第五节 WAB生物粘合剂在预防其他手术术后瘢痕中的应用218

一、粘合神经218

七、注意事项218

四、粘合内脏平滑肌219

第二十一章 中医药治疗220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220

第二节 临床表现220

第三节 中医治疗221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疗法223

第二十二章 麻醉选择224

第一节 局部麻醉224

第二节 硬膜外麻醉225

第三节 全身麻醉226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基础麻醉227

一、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227

二、基础麻醉228

第二十三章 护理229

第一节 瘢痕各期的护理特点229

一、增生期瘢痕的护理特点229

二、成熟期瘢痕的护理特点229

第二节 瘢痕常用手术的护理230

一、游离皮片移植术的护理230

二、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232

三、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护理233

第三节 不同部位瘢痕的手术护理234

一、头面部瘢痕的手术护理234

二、颏颈部瘢痕的手术护理236

三、腑窝及?窝瘢痕的手术护理238

四、手部瘢痕的手术护理239

五、会阴及肛门部瘢痕的手术护理240

一、治疗因素性瘢痕的预防241

第一节 瘢痕形成前的预防241

第二十四章 预防241

二、非治疗因素性瘢痕的预防242

第二节 瘢痕形成期的预防243

各论245

各论提要245

第二十五章 头面部瘢痕247

第一节 头皮瘢痕247

一、头皮的组织结构247

二、瘢痕性秃发的修复方法247

第二节 眉眼瘢痕248

一、眉眼解剖生理特点248

二、眼睑扁平瘢痕252

三、眼睑外翻252

四、眼睑内翻260

五、眉缺损261

六、眉移位265

七、眼呲部瘢痕畸形266

八、睑球粘连270

九、睫毛缺失272

十、睑缺损273

十一、眼窝缩窄276

十二、泪点外翻279

第三节 耳部瘢痕280

一、耳廓的应用解剖与美学280

二、耳廓皮肤瘢痕增生281

三、耳廓粘连畸形281

四、外耳道口狭窄和闭缩281

五、菜花耳畸形282

六、耳轮瘢痕并部分缺损283

第四节 鼻部瘢痕284

一、鼻部应用解剖284

七、耳垂瘢痕284

二、表浅瘢痕285

三、深部瘢痕286

第五节 唇周瘢痕290

一、唇部的应用解剖290

二、口周瘢痕及其修复原则291

三、小口畸形292

四、口角歪斜292

五、口唇外翻293

六、继发唇裂瘢痕畸形296

第六节 颊部瘢痕297

一、颊部解剖特点297

二、一般治疗原则与手术前后处理298

三、颊部瘢痕治疗方法299

第一节 临床特征及分类303

第二十六章 颈部瘢痕303

第二节 手术治疗305

一、直接切除缝合305

二、局部Z成形或五瓣成形术305

三、游离皮片移植306

四、局部或邻近皮瓣移植307

五、皮管移植309

七、扩张器的应用310

六、游离皮瓣移植310

第二十七章 躯干瘢痕311

第一节 躯干瘢痕的特点311

第二节 躯干瘢痕的治疗311

一、瘢痕切除直接缝合312

二、瘢痕切除中厚皮片游离移植312

三、皮瓣转移术313

四、腥壁瘢痕切除与腹壁提紧术313

三、腋部瘢痕的治疗315

二、腋部瘢痕畸形的分类315

第二十八章 上肢瘢痕315

第一节 腋部瘢痕315

一、腋窝的构成及腋部瘢痕特点315

第二节 肘部瘢痕320

一、肘屈侧瘢痕320

二、肘伸侧瘢痕322

三、肘部环状瘢痕挛缩326

第三节 手部瘢痕326

一、手的功能解剖与修复原则326

二、手部瘢痕挛缩的特点与病理改变328

三、手部瘢痕畸形的修复方法339

四、手部瘢痕手术后处理339

一、特点340

二、治疗340

第一节 腹股沟部瘢痕340

第二十九章 下肢瘢痕340

第二节 臀与大腿后侧瘢痕341

一、特点341

二、治疗341

第三节 ?窝部瘢痕341

一、特点341

二、治疗342

第四节 小腿部瘢痕343

一、特点343

二、治疗344

第五节 踝关节部瘢痕348

一、特点348

二、治疗348

第六节 足部瘢痕351

一、足背瘢痕351

二、足底瘢痕352

第一节 概述355

一、解剖特点355

二、发病情况355

第三十章 会阴部瘢痕355

第二节 畸形分类及其特征356

一、会阴周围型瘢痕挛缩畸形356

二、会阴中央型瘢痕挛缩畸形356

三、其他分型356

第三节 治疗357

一、术前准备357

二、手术方法357

三、术后处理359

第一节 喉、气管瘢痕性狭窄360

一、病因与预防360

第三十一章 喉、气管、食管和瘢痕性狭窄360

二、诊断361

三、治疗361

第二节 食管瘢痕性狭窄363

一、病因363

二、诊断364

三、治疗364

第三十二章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367

第一节 子宫切口的愈合过程367

第二节 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368

一、全身性因素368

二、术式368

三、操作技术369

四、缝合线369

第三节 瘢痕子宫的再妊娠及其处理370

一、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的再妊娠370

六、术后再孕时间370

五、手术时机370

二、瘢痕子宫妊娠的人工流产372

三、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期引产372

四、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373

第四节 瘢痕子宫的再次剖宫产术375

一、术前准备376

二、切开腹壁376

三、分离粘连376

四、切开子宫娩出胎儿及胎盘377

第三十三章 泌尿道瘢痕性狭窄379

第一节 输尿管瘢痕性狭窄379

一、创伤性输尿管瘢痕性狭窄379

二、炎症性输尿管瘢痕性狭窄380

三、结石性输尿管瘢痕性狭窄382

四、输尿管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383

第二节 尿道瘢痕性狭窄393

一、创伤性尿道瘢痕性狭窄393

二、炎症性尿道瘢痕性狭窄395

三、尿道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398

第三十四章 瘢痕疙瘩414

第一节 定义414

第二节 流行病学414

第三节 临床特征415

一、病因415

二、临床表现41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416

第四节 组织病理学研究417

第五节 免疫学研究418

第六节 组织培养及生化研究419

一、胶原的合成和分解能力419

一、手术治疗420

二、透明质酸分布的异常420

第七节 治疗420

二、药物注射治疗421

三、表浅X线照射治疗422

四、硅凝胶应用424

五、综合治疗425

六、中医药治疗425

第三十五章 瘢痕恶变427

第一节 皮肤瘢痕癌427

一、发病率427

二、病因与病理机制427

三、病理类型428

四、临床表现429

五、诊断429

六、治疗430

一、定义431

二、发病率431

第二节 肺瘢痕癌431

七、预防431

三、病因432

四、瘢痕癌变机制432

五、病理特征434

六、放射学表现435

七、诊断436

八、治疗437

九、预后437

第三十六章 痤疮瘢痕439

一、病因439

二、发病特征439

三、防治方法440

参考文献443

名词索引452

1998《现代瘢痕治疗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蔡景龙,张宗学主编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现代立体放射治疗学(1999 PDF版)
现代立体放射治疗学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瘢痕灸( PDF版)
瘢痕灸
进出口贸易实务(1994 PDF版)
进出口贸易实务
1994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现代传染病治疗学(1998 PDF版)
现代传染病治疗学
1998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儿科治疗学(1999 PDF版)
现代儿科治疗学
1999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现代诊断治疗学(1977 PDF版)
现代诊断治疗学
1977 广州中山医学院《新医学》编辑出版组
现代烧伤治疗(1995 PDF版)
现代烧伤治疗
1995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产科治疗学(1997 PDF版)
现代产科治疗学
1997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现代皮肤病治疗学(1994 PDF版)
现代皮肤病治疗学
1994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肺癌现代治疗(1998 PDF版)
肺癌现代治疗
1998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现代偏瘫治疗学(1996 PDF版)
现代偏瘫治疗学
1996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儿科治疗学(1990 PDF版)
儿科治疗学
1990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现代外科治疗学(1997 PDF版)
现代外科治疗学
1997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现代医学治疗指南(1989 PDF版)
现代医学治疗指南
1989 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科临床经验选编  1980-1982年(1987 PDF版)
内科临床经验选编 1980-1982年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