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1992-1993》求取 ⇩

(二)消费需求不会有过大增长141

一、1992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1

前言1

199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1993年经济发展展望1

(一)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相对平稳,第三产业增长有所加快2

(二)投资需求增长迅猛,消费需求增长平稳3

(三)对外经济空前活跃,出现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3

(四)财政收支均超过预算,赤字进一步扩大4

(五)贷款高速增势不减,货币投放量剧增4

(六)社会零售商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物价涨幅5

二、1992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5

(二)经济增长进一步依靠投资需求拉动8

(三)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有所扩大11

(四)经济的高增长依赖资金的高投入14

三、1993年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14

(一)1993年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14

(二)1993年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8

一、1992年农业增长情况22

1992年农业经济形势与1993年展望22

(一)粮食获得丰收23

(二)经济作物(除棉花外)普遍增产24

(三)畜禽产品稳步发展25

(四)水产品继续增产25

二、1992年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26

(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6

(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农民收入增加27

(三)对农业经济结构变动的评价28

三、1992年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0

(一)乱占滥用耕地现象严重31

(二)粮食价低、卖难与收购“打白条”并存31

(三)农民负担过重32

(四)放开粮价后宏观调控未能跟上32

四、1993年农业经济形势的展望33

(一)影响1993年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3

(二)1993年农业发展的简略展望35

(一)工业生产全面高速增长36

1992年工业、交通运输形势与1993年展望36

一、1992年工业增长情况36

(二)工业经济效益在工业高速增长推动下回升37

(三)内地工业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37

(四)乡办工业和其他类型工业仍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7

(五)工业增长呈明显投资拉动38

(六)工业制成品出口高速增长是1992年工业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39

二、1992年工业结构变动情况39

(一)重工业的增长快于轻工业的增长39

(二)非国有工业超高速增长39

(三)对外经济贸易在工业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39

(四)地区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40

(五)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剧40

三、1992年工业技术进步情况42

(二)各行业和企业普遍引用新技术42

(一)1992年更新改造投资额大幅度上升42

(三)高新技术产业创造高额工业总产值43

(四)企业走入技术市场43

(五)企业重视研究与开发R&D44

四、1992年的工业经济效益44

(一)工业经济效益开始回升44

(二)工业经济效益回升的特点45

(三)工业经济效益回升的原因46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47

五、1993年工业发展形势展望48

(一)1993年工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局面48

(二)影响1993年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9

(三)实现1993年工业高速度、高效益和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50

六、1992年交通运输形势分析与1993年展望51

(一)1992年交通运输形势分析51

(二)1992年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59

(三)1993年交通运输形势展望63

一、国内消费品流通与消费市场67

(一)平稳发展是1992年市场的主旋律67

1992年市场流通形势与1993年展望67

(二)促成市场稳定发展的因素分析76

(三)当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79

(四)1993年的市场仍是稳定或适度增长的态势82

(五)稳定市场的对策建议90

二、物资流通与生产资料市场93

(一)1992年物资经济形势和物资市场皇现出旺盛态势,价格持续上涨93

(二)1992年物资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9

(三)1993年物资供求总量趋向平衡,结构矛盾有望缓和,市场继续活跃111

(四)1993年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呈上涨的趋势,但不同品种的涨幅会有较大差异115

(五)稳定和发展物资经济形势的对策和建议117

1992年物价形势与1993年展望120

一、1992年物价的基本状况120

(一)消费物价升幅稍高,但仍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之内120

(二)主要生产资料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大幅上涨122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上升124

(四)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124

(五)技术市场价格大幅上扬125

二、1992年消费物价变动的基本特点127

(一)物价稍高与经济高速增长共存127

(二)国营商业物价涨幅高于集市贸易128

(三)服务项目价格升幅大大高于消费品128

(四)城镇物价上涨高于农村130

三、1992年市场物价改革的进展、成效及问题130

(一)市场物价改革取得瞩目的成就131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35

(一)总供给与总需求可以大体平衡139

四、1993年物价发展趋势139

(三)消费物价升幅可以控制在国家预定目标之内143

五、对策建议143

(一)开放基础产业投资143

(二)加速轻工出口,增加原材料进口144

(三)扩大国家库容,利用大量吞吐的办法稳定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145

(四)物价部门要适时转变职能146

1992年财政形势与1993年展望148

一、1992年经济高速发展,财政收入超额,但负重运行格局没有根本改变148

(一)1992年中国财政运行的基本状况148

(二)1992年中国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151

(三)1992年的中国地方财政159

(四)1992年中国财政运行中的问题163

(五)1992年中国财政改革举措166

二、1993年中国财政展望170

(一)财政将在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迈出切实步伐171

(二)加强管理,缓解财政困难174

1992年金融形势与1993年展望177

一、1992年中国金融形势177

(一)1992年金融状况与宏观调控进程177

(二)经济高速发展与国家专业银行运作183

(三)改革开放与证券业发展186

(四)清理“三角债”与兑现“白条子”188

(五)1992年金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1

二、1993年金融形势展望及金融政策取向195

(一)1993年金融工作基本方针:“从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面向市场,转换机制,提高效益”195

(二)1993年金融工作基本任务与措施197

(三)实现政策目标的对策建议200

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与1993年展望204

一、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及其特点204

(一)社会经济环境推动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4

(二)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但尚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207

(三)投资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又趋强化210

(四)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大幅度提高215

(五)实行项目业主责任制,强化投资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218

(六)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218

(七)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220

二、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展望225

(一)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形势:支撑条件趋紧225

(二)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展望——增势由迅猛转向平稳,增幅有所减低,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速227

(三)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展望——向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支柱产业倾斜229

三、进一步搞好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230

(一)宏观调控的重点要放在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着力引导投资方向上231

(二)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合理有效的投融资机制232

(三)建立长期政策融资制度,相对集中资金投向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234

(一)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37

一、1992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形势237

1992年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形势与1993年展望237

(二)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中金融资产性收入增幅较高240

(三)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消费结构略有变化241

(四)大中城市居民“菜篮子”丰盛246

(五)农村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249

(六)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有较大改善250

(七)城镇居民和城乡个体d储蓄增长较快252

二、1992年居民收入、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254

(一)大中城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较高254

(二)主要农副产品卖难问题突出,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258

(三)农民负担加重的问题不容忽视260

三、实现“小康”目标的展望262

(一)我国城市将提前三年率先达到“小康”262

(二)农村实现“小康”的任务相当艰巨266

一、1992年劳动就业形势较好271

(一)城镇劳动者增长速度较慢271

1992年就业、人口形势与1993年展望271

(二)合同制职工队伍日益发展壮大273

(三)城镇个体和乡镇企业劳动者增加较多274

(四)全国离退休人员增加较多276

(五)就业结构略有变化278

(六)劳动制度改革取得新成绩279

二、1992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控制282

(一)妇女的生育水平有较大幅度下降283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87

(三)人口城市化进入活跃发展时期290

三、1993年就业、人口形势展望293

(一)1993年就业形势仍较严峻293

(二)1993年控制人口增长仍需下大气力298

1992年对外经济贸易形势与1993年展望301

一、1992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301

(一)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高度增长势头301

(二)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304

(三)技术进出口进一步扩大305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较大突破305

(五)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广泛开展305

(六)开展同联合国发展系统及多双边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306

二、1992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308

三、1993年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前景311

(一)国际经贸环境对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主要影响311

(二)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国内条件及其影响314

(三)1993年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前景展望316

四、1993年对外经济贸易改革与发展的若干主要措施317

(一)继续深化对外经贸体制改革317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319

(三)坚持不懈地贯彻以质取胜的方针320

(四)大力推进对外贸易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结合,走出经贸结合的新路子321

(五)总结经验,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321

(六)继续努力改善和加强多双边经贸关系322

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形势与1993年展望323

(一)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登上新水平324

一、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324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新进展327

(三)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登上新台阶328

(四)保税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329

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331

(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332

(二)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332

(三)国内外投资势头良好333

(四)各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始启动333

三、沿江和内陆城市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334

(一)加强规划,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335

(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技术改造老企业336

(三)根据不同特点,明确利用外资方向336

(四)抓紧培训干部,培养适应对外开放人才336

(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37

四、1993年对外开放工作展望337

(二)进行分类指导,加快新开放的沿边、沿江及内陆城市的发展步伐3378

(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338

(四)完善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积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38

(五)迎接“复关”,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338

(六)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339

(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发展农业339

(八)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339

附录341

1992年国情概述342

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1992年完成情况与1993年计划草案357

1993年国家预算草案358

199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指标359

人口和自然资源359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360

工业总产值362

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362

各地区分月工业总产值363

各地区分月轻工业总产值365

各地区工业增加值367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6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369

各地区分月产品销售率373

各地区分月轻工产品销售率375

各地区分月重工产品销售率377

各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9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务量381

公路交通运输业务量381

铁路、民航运输业务量382

按隶属关系和用途分的基本建设投资383

按主要行业分的基本建设投资383

按主要行业分的更新改造投资384

按隶属关系和用途分的更新改造投资384

在中国工商银行开户的国有工业生产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情况及压缩进度表38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86

社会商业商品购、销、存总额387

各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88

各地区社会生活费用价格指数390

各地区城镇生活费用价格指数392

各地区农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394

各地区社会零售物价指数396

各地区城镇零售物价指数398

各地区农村零售物价指数400

1992年12月35个大中城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402

各地区社会发展总指数和各领域指数408

各地区社会发展领域指数变动情况410

1991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412

后记427

1993《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1992-1993》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洪,孙尚清主编 1993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