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 中德比较研究》求取 ⇩

主编前言/陈筠泉、彼得科·斯罗夫斯基1

导论:进一步推动经济伦理的研究和发展/陈筠泉1

第一部分:经济秩序的伦理1

资本主义伦理:社会市场经济/彼得·科斯洛夫斯基1

在资本主义中对伦理规范的寻求——对科斯洛夫斯基论文的评论/陈筠泉、苏晓离26

中国改革中的经济伦理问题/王锐生32

非实在的伦理学和文化变迁——对王锐生论文的评论/罗尔夫·库恩41

第二部分:经济秩序理论44

德国市场经济的秩序和经济政策/克里斯蒂安·瓦特林44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例子——对瓦特林论文的评论/白靖宸59

简论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市场秩序化/于祖尧62

西方当前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讨论———对于祖尧论文的补充报告/克里斯蒂安·瓦特林69

第三部分:经济秩序的法律问题76

有距离的共生: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与法制/克努特·沃尔夫冈·诺尔76

法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克努特沃尔夫冈·诺尔论文的评论/王晓晔94

竞争法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王晓晔98

儒学与西方法律:对经济法的法文化前提的提示——对王晓晔论文的评论/米夏埃尔·鲍克110

第四部分:经济秩序的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文化114

从文化现象学分析作为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标准的“生活文化”/罗尔夫·库恩114

论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的完善——对罗尔夫·库恩论文的评论/毛怡红127

市场经济作为文化伦理现象/李鹏程131

文化与伦理之间的经济建构——对李鹏程论文的评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146

跨文化管理:中德合资企业中的协同作用/帕特里希亚·派尔-舍勒155

作为经济合作前提的文化识别——对帕特里希亚·派尔-舍勒论文的评论/李鹏程179

儒家伦理如何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助力——东亚文明与儒家思想的重构/郑家栋182

平行的文化价值结构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对郑家栋报告的评论/帕特里希亚·派尔-舍勒192

第五部分:经济秩序有第三条道路吗?197

第三条道路的哲学/阿尔图·尔弗里道林·乌茨197

第三条道路:乌托邦还是现实?——对阿尔图尔·弗里道林·乌茨论文的评论/谢地坤222

作者和参加研讨者简介225

1997《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 中德比较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德)彼得·科斯罗夫斯基(PeterKoslowski),陈 199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经济活动伦理研究(1999 PDF版)
经济活动伦理研究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日经济法比较研究( PDF版)
中日经济法比较研究
比较伦理学(1962 PDF版)
比较伦理学
1962 国立编译馆
中国金融论  体制·政策·市场·风险(1999 PDF版)
中国金融论 体制·政策·市场·风险
199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比较经济管理学(1989 PDF版)
比较经济管理学
1989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比较经济理论分析(1993 PDF版)
比较经济理论分析
1993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中日经济及其比较研究(1992 PDF版)
中日经济及其比较研究
1992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1993 PDF版)
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1993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经济政策比较研究(1993 PDF版)
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1993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1996 PDF版)
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
1996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韩经济发展比较研究(1996 PDF版)
中韩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1996 杭州:杭州出版社
住宅经济比较研究(1988 PDF版)
住宅经济比较研究
1988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比较伦理学(1998 PDF版)
比较伦理学
199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计划体制改革问题论争  1979-1983(1984 PDF版)
计划体制改革问题论争 1979-1983
1984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经济发展理论比较研究(1998 PDF版)
经济发展理论比较研究
1998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