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作读本》求取 ⇩

序邢崇智1

前言1

对象篇3

第一章青年与青年问题3

第一节 青年群体的产生及青年的概念3

一、青年群体的产生3

二、青年的概念5

三、青年期的年龄划分6

第二节 青年的本质特征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8

二、青年的本质特征9

第三节 青年的社会地位与作用12

一青年的社会角色与功能13

二、青年的社会地位与作用14

第四节 青年观18

一、西方青年观的主要理论18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19

第五节 当代青年及其特征24

一、当代青年是新中国的第三代24

二、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造就的新一代26

三、当代青年的显著特征27

第二章青年的心理特征30

第一节 青年认识过程的心理特征30

一、青年的感知与观察30

二、青年的记忆32

三、青年的思维34

四、青年的想象38

第二节 青年的情感意志特征40

一、青年的情绪情感特征40

二、青年的意志特征43

第三节 青年的性格特征46

一、青年性格的发格特征46

二、影响青年性格形成的因素48

第四节 青年的交往心理50

一、青年交往心理产生的原因50

二、青年交往的特征52

三、青年交往的心理障碍53

四、青年交往的指导54

第三章青年组织57

第一节 青年组织概述57

一、青年组织的产生57

二、青年组织的基本特征60

三、青年组织的本质62

第二节 青年组织的类型63

一、按照青年组织的发展水平分类64

二、按照青年组织的功能特征分类64

三、按照青年组织的存在环境分类66

四、按照青年组织的构成分类67

五、按照青年组织的社会态度分类67

第三节 青年组织的构成要素67

一、青年组织的目标68

二、青年组织的规范68

三、青年组织的成员及成员关系69

四、青年组织的机构70

第四节 青年组织的功能71

一、青年组织的整合功能71

二、青年组织的利益实现功能72

三、青年组织的社会教育功能74

四、青年组织的参与发展功能75

第五节 青年组织的管理76

一、组织与管理76

二、青年组织管理的特点77

三、青年组织管理的一般原则78

第四章青年运动80

第一节 青年运动的产生与特点80

一、什么是青年运动80

二、青年运动的产生及其社会根源81

三、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特点86

第二节 青年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9

第三节 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回顾91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青年运动92

二、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青年运动96

第四节 中国青年运动的经验总结99

一、青年运动必须接受党的正确领导100

二、青年运动必须依靠共青团的自身建设100

三、青年运动必须与工农相结合101

四、青年运动必须结合中国实际102

五、青年运动必须联系青年群众102

第五节 加强青运史的研究工作103

一、什么是青运史103

二、研究青运史的重要意义103

三、研究青运史的指导方针104

素质篇109

第五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9

第一节 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109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9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12

第二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15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15

二、实事求是路线的理论基础115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17

第三节 把握全面、辩证的观点和方法120

一、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20

二、认识矛盾的复杂性,把握矛盾分析的方法122

三、把握全面、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的途径124

第四节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125

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25

二、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27

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28

第五节 掌握阶级、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129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一般观点129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130

三、把握阶级分析方法131

第六节 确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13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3

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34

三、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135

四、正确处理个人和群众的关系136

第六章青年思想教育139

第一节 青年思想教育的作用和职能139

一、青年思想教育的作用139

二、青年思想教育的职能141

第二节 青年思想教育的方针和和原则144

一、疏导是青年思想教育的基本方针144

二、青年思想教育的原则147

第三节 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容150

一、世界观教育150

二、政治观教育151

三、人生观教育153

四、道德观教育154

五、法制观教育154

第四节 青年思想教育的方法155

一、说理教育法155

二、典型示范法156

三、形象熏陶法157

四、商讨法158

五、竞赛法158

第五节 新时期青年思想教育的特点159

一、新时期青年思想观念的变化159

二、新时期青年思想教育的特点160

第七章青年与伦理163

第一节 共产主义道德是全体人民道德行为的总纲163

一、道德的本质和特征163

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66

第二节 青年道德规范167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68

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170

第三节 青年家庭道德和青年职业道德172

一、青年家庭道德172

二、青年职业道德173

第四节 青年道德品质和青年道德教育178

一、青年道德品质178

二、青年道德教育182

第八章调查研究与青年工作185

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青年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185

一、调查研究在青年工作中的作用185

二、调查研究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87

第二节 调查研究及其程序189

一、关于调查研究的概述189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191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术193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193

二、收集资料的技术196

第九章法与青年200

第一节 法与青年200

一、法与青年的关系200

二、正确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201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202

第二节 关于法律的一般原理207

一、法律的起源、本质和基本特征207

二、法律的基本职能209

三、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210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法制212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212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214

三、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16

四、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219

第十章青年工作的领导与决策224

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者的素质224

一、领导与领导者224

二、青年工作的领导要素226

三、团的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227

第二节 青年工作的领导职能229

一、决策职能229

二、组织管理职能230

三、协调服务职能232

四、思想教育职能233

第三节 领导职权与领导原则233

一、团的领导干部的职权234

二、青年工作的领导原则235

第四节 青年工作的科学决策238

一、决策的重要性238

二、科学决策的程序239

三、团的工作中的几种决策方法240

第五节 青年工作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241

一、青年工作的领导方法242

二、青年工作的领导艺术244

第十一章美学与青年美育248

第一节 青年与美248

一、人为什么喜爱美248

二、青年的审美特征250

第二节 美的本质253

一、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253

二、美与真善的关系256

第三节 美的欣赏257

一、什么是美的欣赏257

二、审美欣赏应具备的条件258

三、审美欣赏的一般过程260

第四节 审美创造262

一、审美创造的实质263

二、审美创造的基本条件264

三、审美创造的范围265

第五节 青年美育266

一、关于美育的概说266

二、美育的特征267

三、审美教育的内容与途径270

四、审美教育的过程分析与实施要求273

能力篇279

第十二章阅读能力279

第一节 阅读能力的构成及要求279

一、阅读能力的构成279

二、阅读的要求279

第二节 阅读的类型283

一、理解性阅读283

二、评价性阅读283

三、创造性阅读283

四、记忆性阅读285

五、探测性阅读285

六、消遣性阅读285

第三节 阅读的方法与方式285

一、阅读的方法285

二、读书笔记的形式与方式287

第四节 速读技能的训练290

一、速读的原理及其障碍290

二、速读的技能训练292

第十三章写作能力297

第一节 写作能力的构成297

一、写作的本质属性及一般过程297

二、写作能力的构成298

三、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299

第二节 获取材料的能力300

一、占有材料的重要意义300

二、获取材料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01

第三节 孕育构制的能力302

一、怎样提炼主题302

二、怎样选择材料304

三、怎样谋篇305

第四节 表现的能力309

一、怎样运用表达方式309

二、怎样遣词造语(驾驭语言)311

第五节 修改的能力313

一、为什么要修改文章313

二、如何修改文章314

三、修改的符号316

第十四章演讲能力318

第一节 演讲的意义和特征318

一、什么是演讲318

二、演讲有哪些特征319

三、青年工作者为什么要学演讲319

第二节 演讲的种类320

一、政治演讲321

二、学术演讲321

三、教学演讲322

四、社会生活问题演讲322

五、礼仪演讲323

六、论辩演讲324

第三节 演讲前的准备——演讲稿的写作和试讲325

一、怎样选题和编拟讲题325

二、选择什么样的材料326

三、怎样设计高潮326

四、怎样修改328

五、为什么要试讲330

第四节 演讲的口语表达技能331

一、语音的基本训练331

二、口语表达技巧的运用332

第五节 演讲的态势表达技能335

一、眼神及面部表情的运用335

二、手势的运用336

三、上下台的举止337

第六节 演讲者的自控和应变能力338

一、自控能力338

二、应变能力339

第七节 主持和评判演讲的技能339

一、主持演讲会339

二、评判演讲会340

第十五章心理咨询能力343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咨询能力343

一、心理咨询的含义343

二、心理咨询能力及其重要意义344

三、心理咨询知识与心理咨询能力的关系345

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345

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347

一、青春期教育347

二、学习心理咨询347

三、生活观念咨询349

四、社会交往心理咨询350

五、婚姻、家庭心理咨询352

六、职业心理咨询354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过程355

一、建立咨询关系阶段255

二、掌握背景材料阶段355

三、分析、帮助阶段356

四、追踪、反馈阶段357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形式和方法358

一、心理咨询的形式358

二、心理咨询的方法359

第十六章组织音体活动的能力363

第一节 组织青年音体活动的必要性363

一、有利于促进青年人的身心健康363

二、有利于发展青年人的智力、促进心理健康365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365

四、有利于对青年人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366

第二节 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一)366

一、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366

二、组织歌咏比赛368

第三节 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二)369

一、乐队的组织与训练369

二、举办音乐会371

三、组织舞会372

第四节 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一)372

一、青年体育活动的特点372

二、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373

第五节 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二)375

一、运动竞赛的组织与安排375

二、球类运动竞赛的秩序编排377

三、开展运动竞赛的基本要求382

工作篇387

第十七章共青团的性质与任务387

第一节 正确把握共青团的性质387

一、共青团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387

二、坚持团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389

三、认真组织团员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390

四、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392

第二节 共青团的奋斗目标与基本任务394

一、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395

二、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青年397

三、引导青年在四化建设实践中锻炼成为“四有”新人399

四、引导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00

第三节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401

一、新形势与新问题401

二、新时期的新要求403

三、新时期的新职能406

四、新时期的新任务408

第十八章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职责413

第一节 共青团各级组织的职责与机构设置413

一、共青团各级组织的职责413

二、共青团组织的机构设置419

第二节 共青团的部门工作与职责422

一、共青团的组织工作422

二、共青团的宣传工作423

三、共青团的理论和调研工作424

四、共青团的城市工作426

五、共青团的农村工作428

六、共青团的学校工作429

七、共青团的统战工作431

第三节 共青团组织的内部关系434

第十九章共青团的活动及一般规律436

第一节 全面认识共青团活动的意义436

一、团的活动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436

二、团的活动对于青年的意义和作用437

三、团的活动对于共青团组织的意义和作用438

第二节 团的活动类型及基本特征439

一、学习活动439

二、生产公益活动440

三、宣传教育活动440

四、维权监督活动441

五、统战联络活动442

六、文体娱乐活动443

七、团务管理活动444

第三节 团的活动的性质及一般规律446

一、从总体上把握团的活动的基本性质446

二、对团的活动一般规律的认识和总结450

第四节 设计团的活动的基本思路451

一、设计团的活动应遵循的原则451

二、活动设计的参考要素453

三、活动一般程序及方案的编制与应用456

第五节 团的活动效益体现及评价460

一、活动效益的基本内容及其辩证关系461

二、活动效益评价的一般原则与标准463

三、活动效益评价的方法465

第二十章共青团的工作原则468

第一节 社会化与青年化相结合468

一、社会化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468

二、青年化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特征469

三、共青团工作社会化与青年化相互统一、相互促进470

四、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实现社会化与青年化的统一472

第二节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与独立开展工作相结合473

一、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独立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473

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团的独立活动要防止两种片面性474

三、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与开展团的独立活动相结合475

第三节 活动与教育相结合476

一、团的活动和教育统一于培养一代新人的总目标476

二、活动和教育的结合具体地体现了共青团是“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这一基本特征477

三、活动和教育相结合体现了共青团“起作用”和“受教育”的双重目标477

四、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活动和教育的结合478

第四节宏观把握与微观实施相结合479

一、正确认识宏观把握和微观实施间的关系479

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具体要求480

三、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应坚持三个基本观点482

第五节整体、持久效益与局部、暂时效益相结合483

一、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相结合483

二、持久效益与暂时效益相结合484

第六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85

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486

二、共青团工作实践和理论的发展486

三、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488

第七节 建设与发展相结合489

一、建设是发展的基础489

二、发展是建设的目的490

三、改革是促进团的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491

第八节 完善内部机制与优化外部环境相结合492

一、外部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团工作改革的重要因素492

二、共青团的发展有赖于团的内部机制的完善493

三、在完善内部机制的基础上,主动争取外部环境的变化494

第二十一章共青团干部的管理与教育496

第一节 共青团干部管理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496

一、团干部管理与教育的必要性496

二、团干部管理与教育的重要作用498

第二节 共青团干部的管理体制及基本原则500

一、共青团干部的管理体制501

二、共青团干部管理的基本原则503

第三节 共青团干部管理的主要内容505

一、建立健全各级共青团干部的考核制度505

二、建立健全共青团干部的选拔制度507

三、建立健全各级共青团干部的任免、调动制度509

四、加强共青团干部的培养使用510

五、建立健全共青团后备干部制度512

第四节 共青团干部教育的对象及基本特征513

一、共青团干部教育对象的两重性513

二、共青团干部教育的基本特征514

第五节 共青团干部教育的形式、内容、原则、方法516

一、共青团干部教育的基本形式517

二、共青团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518

三、共青团干部教育的原则和教学方法520

第六节 共青团干部的岗位职务培训521

一、共青团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的内涵521

二、共青团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的特点522

三、共青团岗位职务系列的划分523

四、团干部岗位职务规范524

第二十二章全团带队528

第一节 全团带队工作的重要作用528

一、全团带队的重要性528

二、全团带队的必然性529

三、全团带队的紧迫性530

第二节 全团带队工作的内容531

一、思想带队531

二、组织带队531

三、工作带队532

第三节 全团带队工作的基本渠道532

一、建立一支精干的辅导队伍532

二、努力实现团队活动一体化537

第四节 全团带队工作的基本原则539

一、全面性原则539

二、教育性原则540

三、灵活多样性原则541

四、趣味性原则542

五、实践性原则543

六、渐进性原则543

七、自主性原则543

八、创造性原则544

第五节 全团带队工作的基本方法545

一、榜样带路法545

二、实践指导法546

三、礼仪感染法546

四、远景追求法547

五、启发诱导法547

六、宣传鼓动法548

七、连滚雪球法548

八、连环带动法549

九、竞赛评比法550

第六节 全团带队工作要实现社会化550

一、要使工作队伍社会化550

二、要使工作渠道社会化551

三、要使工作效果社会化551

1991《青年工作读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景星,张力主编 199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列著作青年读本(1991 PDF版)
马列著作青年读本
1991 北京: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著作选读  青年读本(1994 PDF版)
邓小平著作选读 青年读本
1994
青年工作问答(1987.3 PDF版)
青年工作问答
1987.3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青岛青年工作年鉴  1991年-1993年卷  合编本(1993 PDF版)
青岛青年工作年鉴 1991年-1993年卷 合编本
1993
青岛青年工作年鉴  1994年-1995年卷  合编本(1995 PDF版)
青岛青年工作年鉴 1994年-1995年卷 合编本
1995
做好青年工作(1973 PDF版)
做好青年工作
197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青年工作学(1986 PDF版)
青年工作学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上(1978 PDF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上
1978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青年工作必读(1953 PDF版)
青年工作必读
195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青年古诗读本(1987 PDF版)
青年古诗读本
1987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农村工作读本(1996 PDF版)
农村工作读本
1996 济南:泰山出版社
青年工作手册(1982 PDF版)
青年工作手册
1982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年读本导读(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年读本导读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祝福青年一代(1963 PDF版)
祝福青年一代
1963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邓小平著作青年读本(1991 PDF版)
毛泽东邓小平著作青年读本
1991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