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财政志》求取 ⇩

概述1

第一篇 大事记大事记8

第二篇 财政机构第一章 清末财政机构30

第一节 机构沿革30

第二节 机构设置31

一、钱粮柜31

二、厘金专局31

第二章 民国时期财政机构32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

第二节 机构设置33

一、钱粮柜33

二、契税征收处(所)33

三、田赋征收处34

四、田粮管理处34

第三节 税务机构设置35

一、烟酒税专局36

二、印花专售处36

三、屠宰税捐处36

四、车捐处36

五、营业税局36

六、税捐稽征处36

第三章 革命根据地财政机构37

第一节 机构沿革37

第二节 机构设置39

一、汉孝陂税务分总局39

二、边区直辖县财税机构39

三、云孝县税务局39

四、礼山县税务局39

五、孝感境内设立流动税卡40

第四章 建国后的财政机构40

第一节 机构沿革40

一、市级财政机构40

二、局级内部机构48

三、派出机构57

第二节 人员配备64

第三节 党组织机构101

一、市局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01

二、党组织制度101

第四节 共青团组织机构104

第三篇 财政收入第一章 清末财政收入106

第一节 田赋106

一、赋税107

二、漕粮107

三、九厘响108

四、丁银108

五、租课108

第二节 税捐113

一、房捐113

二、厘金113

三、船捐114

四、谷米捐115

五、通过税115

六、杂税115

第二章 民国时期财政收入116

第一节 田赋117

一、国家田赋正税117

二、地方田赋收入118

三、田赋附加收入118

第二节 税捐120

一、当税121

二、牙贴税121

三、印花税121

四、契税121

五、所得税122

六、屠宰税122

七、盐税122

八、牌照税122

九、营业税123

十、筵席及娱乐税123

十一、土地改良税123

十二、遗产税123

十三、地方附加捐税123

第三节 其他收入124

一、公产收入124

二、规费收入125

三、罚没收入125

第四节 乡镇财政收入131

一、田赋分拨收入131

二、屠宰税分拨收入131

第三章 革命根据地财政收入131

第一节 上级拨款131

一、上级补贴131

二、收入形式132

第二节 捐税132

一、商铺抗日月捐132

二、行商月捐132

三、捐税收入132

第三节 税收132

一、关税132

二、坐商税133

三、行商税134

四、商业税134

五、营业税134

六、印花税134

七、契税135

八、地方税135

九、农业税135

第四章 建国后的财政收入136

第一节 工商各税140

一、货物税140

二、商品流通费142

三、工商业税142

四、产品税142

五、增值税142

六、营业税142

七、工商统一税142

八、工商税143

九、工商所得税143

十、奖金税143

十一、盐税143

十二、屠宰税144

十三、牲畜交易税144

十四、车船使用牌照税144

十五、印花税144

十六、城市维护建设税144

十七、文化娱乐税145

十八、特种消费行为税145

十九、利息所得税145

二十、集市交易税145

二十一、房产税145

二十二、城镇土地使用税145

二十三、个人收入调节税146

二十四、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146

二十五、补税罚款及其他146

第二节 农业税收150

一、农业税150

二、农林特产税153

三、耕地占用税154

四、契税154

第三节 企业收入165

一、国营企业上交预算收入165

二、国营企业所得税172

三、国营企业调节税173

第四节 其他收入174

一、公产收入174

二、规费收入174

三、罚没收入175

四、杂项收入175

第五节 债券177

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77

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77

三、国库券177

四、保值公债179

五、特种国债180

第六节 预算外收入180

一、附加收入180

二、渔业税181

三、自筹企业收入181

四、其他自筹收入182

第四篇 财政支出第一章 清末财政支出186

第一节 支出项目186

一、衙门经费186

二、拨运经费186

三、驿站经费187

四、均徭经费187

五、走递夫马经费187

六、祭祀经费187

七、科贡诸费187

八、其他经费187

第二节 支出种类187

一、起解187

二、存留坐支187

三、存留驿站经费188

四、养廉各款188

第二章 民国时期财政支出190

第一节 行政支出190

一、地方财政支出190

二、经费支出变化190

三、行政区划及收支变化190

四、地方财政预算191

第二节 经济建设支出191

一、工、交、商支出191

二、农、林事业费支出192

第三节 抚恤救济费支出192

第四节 教育事业费支出192

第五节 卫生事业费193

一、预防费193

二、医务费193

第六节 行政管理费193

一、行政经费193

二、其他支出194

第七节 乡镇财政支出194

第三章 革命根据地财政支出200

第一节 行政经费200

一、苏维埃政府办公费200

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供给标准200

三、经费预算200

四、行政人员供给标准200

五、税务人员供给标准201

第二节 军队供给201

一、基干连供给标准201

二、兵工厂供给标准201

第三节 文卫支出201

一、文教支出201

二、卫生支出201

第四节 经济建设支出201

一、支援工业202

二、发展商业202

第五节 优抚救济支出202

一、代耕救济202

二、灾荒救济202

第四章 建国后的财政支出202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209

一、基本建设211

二、企业挖潜、革新、改造资金212

三、企业流动资金213

四、简易建筑费214

五、科技三项费216

六、支援农业支出218

七、工、交、商事业费233

八、城市维护费233

九、城市青年就业费235

十、价格差价补贴238

第二节 文教事业费239

一、文化事业费242

二、教育事业费245

三、党校经费248

第三节 卫生事业费250

一、医疗机构251

二、公费医疗252

三、计划生育事业费254

四、其他卫生事业费255

第四节 科技及其他260

一、档案经费260

二、体育事业费260

三、科学事业费261

四、通讯广播事业费262

五、其他事业费262

第五节 抚恤和社会救济事业费264

一、抚恤费264

二、社会救济费266

三、抚恤救济费267

第六节 行政管理费271

一、行管费科目变更272

二、行管费使用范围272

三、行管费支出情况272

第七节 其他部门事业费及其他支出274

一、税务事业费275

二、工商管理事业费275

三、统计事业费275

四、农业税征收费275

五、乡(镇)财政经费275

六、兵役征集费275

七、看守所费用275

八、收容遣送费276

九、财政事业费276

十、审计事业费276

十一、办案经费276

十二、其他支出276

第五篇 财政管理第一章 清末财政管理280

第一节 收入管理281

一、田赋管理281

二、厘金管理282

三、船厘管理283

四、谷米竹木捐管理283

五、契税管理284

六、房捐管理284

七、杂捐杂税管理284

第二节 支出管理285

一、裁减各役工食银286

二、裁减知府经费286

三、裁减府学经费286

四、裁减其他支出286

第二章 民国时期财政管理286

第一节 预算管理286

一、始建县级预算286

二、制定地方附加捐率287

三、划分收支范围287

第二节 课税管理287

一、田赋管理287

二、营业税管理288

三、契税管理289

四、牙贴捐管理289

五、屠宰税管理289

六、印花税管理290

七、当税管理290

八、牌照税管理290

九、遗产税管理291

十、地方附加管理291

十一、其他税捐管理292

第三章 革命根据地财政管理292

第一节 预决算管理293

一、划分收入,分级管理293

二、实行统筹统支293

三、收支审批制度293

第二节 田赋公粮管理293

一、整理田赋公粮293

二、统一田亩标准294

第三节 税收管理294

一、关税管理294

二、行商税管理295

三、坐商税管理296

四、契税管理296

五、票证管理297

第四节 干部管理297

一、实行奖惩制度297

二、考核干部298

三、加强干部学习298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财税英烈299

第四章 建国后财政管理302

第一节 财政体制302

一、统收统支,分类分成302

二、收支下放,总额分成303

三、定收定支,超收分成303

四、划分收支,一定五年303

五、核定收支,一定五年303

第二节 预算管理303

一、编制预算304

二、预算执行305

三、预算科目306

四、决算编制308

五、会计档案309

六、社会集团购买力310

第三节 会计事务管理312

一、会计机构313

二、专业培训313

三、职称评审315

四、达标升级315

五、制度建设319

六、“双增双节”322

第四节 农业财务管理322

一、农业企业财务管理322

二、支农资金管理324

三、支农周转金的使用326

四、支农周转金回收管理328

第五节 工商企业财务管理329

一、固定资产管理329

二、流动资金管理329

三、成本(费用)管理331

四、利润分配管理336

五、财务检查339

六、化肥定额补贴340

七、国营企业利改税管理341

第六节 文教卫行政事业财务管理341

一、行政事业管理形式342

二、支出包干范围和规定342

第七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345

一、检查指导思想345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345

三、检查方法345

四、检查效果345

第八节 农业税(公粮)管理348

一、查田定产349

二、减免政策350

三、先征后购351

四、调整税负351

五、结算方法352

六、农税人员着装354

第九节 税务管理354

一、税收管理体制354

二、征收管理355

第十节 干部职工教育360

一、政治教育360

二、干部职工培训361

三、表彰先进363

四、专业技术考核368

第十一节 财政监督368

一、财政监察368

二、税务监察369

三、利润监交的管理371

第十二节 乡镇财政373

一、乡镇财政建立和发展373

二、乡镇财政收支情况374

三、乡镇财政自筹收支情况405

四、乡镇财政支援生产406

五、乡镇财政管理406

第十三节 财政系统内部管理407

一、会计岗位责任制407

二、出纳岗位责任制408

三、稽查岗位责任制度409

四、机关学习、会议制度409

五、机关财务管理制度410

六、文书档案管理制度410

七、印章管理制度411

八、考勤制度411

九、着装管理制度412

十、门卫保卫制度413

十一、小车管理制度413

十二、食堂管理制度413

第六篇 附录416

孝感市历代财政蠲赈416

孝感市财政志名词解释419

湖北省县(市)国营企业利改税自负盈亏试行办法421

深化财政改革 努力增收节支422

孝感市一九九三年财政收支执行情况425

后记433

1996《孝感市财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骆明福主编 1996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清镇市财政志(1994 PDF版)
清镇市财政志
1994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孝感市教育志  1883-1987(1990 PDF版)
孝感市教育志 1883-1987
1990
梅县市财政志(1987 PDF版)
梅县市财政志
1987
孝感市概况(1988 PDF版)
孝感市概况
1988
邢台市财政志( PDF版)
邢台市财政志
邢台市财政志编委会
孝感县简志(1959 PDF版)
孝感县简志
195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辛集市财政志(1990 PDF版)
辛集市财政志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武汉市志  财政志(1992 PDF版)
武汉市志 财政志
1992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自贡市财政志(1995 PDF版)
自贡市财政志
1995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孝感市志(1992 PDF版)
孝感市志
1992 北京:新华出版社
吉林市志财政志(1994 PDF版)
吉林市志财政志
1994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沧州市财政志(1994 PDF版)
沧州市财政志
1994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咸阳市财政志(1993 PDF版)
咸阳市财政志
199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重庆市财政志(1995 PDF版)
重庆市财政志
1995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襄樊市财政志(1995 PDF版)
襄樊市财政志
1995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