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求取 ⇩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1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1

一、行政的涵义1

二、行政法的概念3

三、行政法的特点4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和分类5

一、行政法的渊源5

二、行政法的分类7

第三节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9

一、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9

二、行政法的作用10

第四节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13

一、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法的历史发展13

二、我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16

思考题19

第二章 行政法律关系20

第一节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20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20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21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23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23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24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25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26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27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27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28

思考题28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9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定29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29

二、确定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标准30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33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33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33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35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35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36

思考题37

第四章 国家行政机关38

第一节 国家行政机关概述38

一、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38

二、国家行政机关的分类40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42

一、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资格42

二、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44

第三节 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法46

一、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概念46

二、中央行政机关的体制与职权47

三、地方国家财政机关的体制与职权48

四、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的关系50

第四节 国家行政机构的改革52

一、行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52

二、改革政府机构的原则54

思考题56

第五章 国家公务员57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概述57

一、国家公务员的含义57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59

三、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60

第二节 建立和推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63

一、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63

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条件65

三、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66

四、积极稳妥地探索适应特区发展的国家公务员制度67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72

一、国家公务员的义务72

二、国家公务员的权利74

三、国家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特点76

第四节 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77

一、职位分类的概念77

二、职位分类的基本原则81

第五节 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与奖惩制度82

一、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82

二、国家公务员的考核84

三、国家公务员的奖惩86

第六节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与任免制度88

一、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88

二、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90

第七节 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交流与回避制度91

一、国家公务员的培训91

二、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制度93

三、国家公务员的回避制度95

第八节 国家公务员的权益保障97

一、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保险和福利制度97

二、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98

三、国家公务员的退休制度99

四、国家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99

思考题100

第六章 行政行为概述101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种类101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101

二、行政行为的种类103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实施形式105

一、行政立法105

二、行政执法105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106

一、行政行为效力的概念106

二、行政行为的有效成立106

三、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108

四、行政行为的撤销、变更和终止109

思考题110

第七章 行政立法111

第一节 行政立法的概念和种类111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111

二、行政立法的种类113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历史必然性116

一、行政立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116

二、行政立法是行政管理规范化、民主化的要求117

三、我国建国后行政立法的发展118

第三节 行政立法体制119

一、我国现行的行政立法体系119

二、行政立法的权限划分120

三、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123

四、行政立法的原则124

第四节 行政立法的程序和效力126

一、行政立法的程序126

二、行政立法的效力129

思考题130

第八章 行政决定和行政许可131

第一节 行政决定的概念和种类131

一、行政决定的概念131

二、行政决定的种类132

第二节 行政决定的主要形式133

一、命令134

二、审批134

三、赋予134

四、剥夺134

五、许可135

六、免除135

第三节 行政许可135

一、行政许可的含义135

二、实行行政许可制度的意义136

三、行政许可的条件和程序137

四、健全和完善行政许可制度139

思考题140

第九章 行政监督检查141

第一节 行政监督检查的概念和意义141

一、行政监督检查的概念141

二、行政监督检查的意义142

第二节 行政监督检查的方式143

一、检查143

二、调查144

三、自查145

第三节 行政监督检查的法律制度145

一、行政监督检查权必须有合法来源145

二、行政监督检查必须符合权限规则146

三、行政监督检查必须遵循程序规则147

思考题147

第十章 行政处罚148

第一节 行政处罚概述148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148

二、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目的149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151

一、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和执行权相分离原则151

二、处罚法定原则151

三、一事不再罚原则151

四、客观公正、公开原则152

五、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152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153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153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156

第四节 行政处罚的条件和程序157

一、行政处罚的条件157

二、行政处罚的程序160

第五节 行政处罚的执行164

一、关于收缴罚款的规定165

二、关于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理规定166

第六节 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166

一、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166

二、执法人员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168

思考题168

第十一章 行政强制执行170

第一节 行政强制执行概述170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含义170

二、行政强制执行与其他强制行为的区别171

第二节 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与方式173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173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175

第三节 行政强制执行的条件与程序177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条件177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178

思考题179

第十二章 行政复议180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180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种类180

二、建立行政复议制度的必要性和作用182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原则184

一、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的原则184

二、复议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的原则185

三、合法、及时、准确、便民的原则185

四、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原则185

五、不适用调解原则186

六、复议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原则186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187

一、行政复议的范围187

二、行政复议的管辖188

第四节 行政复议程序189

一、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189

二、复议参加人190

三、行政复议的程序191

第五节 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195

思考题195

第十三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法律责任196

第一节 行政违法196

一、行政违法的概念和构成要件196

二、行政违法的种类198

三、行政侵权、行政不当与行政违法203

第二节 行政法律责任204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04

二、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205

第三节 行政处分208

一、行政处分的概念208

二、行政处分的种类与条件209

三、行政处分的程序210

四、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212

思考题213

第十四章 国家行政赔偿215

第一节 国家行政赔偿概述215

一、国家赔偿的含义215

二、国家行政赔偿的概念215

三、国家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17

第二节 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范围222

一、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222

二、国家行政赔偿的范围224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229

一、行政赔偿请求人229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230

第四节 行政赔偿程序233

一、受害人请求损害赔偿的途径233

二、请求赔偿的方式234

三、行政赔偿的追偿制度236

思考题237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法概述238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238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238

二、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和立法目的240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42

一、旧中国的行政诉讼制度24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243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245

一、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分类245

二、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245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共同适用的原则246

四、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246

思考题250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251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251

一、受案范围的概念和确定受案范围的原则251

二、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253

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255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管辖257

一、行政诉讼管辖的概念和意义257

二、行政诉讼管辖的分类257

思考题262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程序263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263

一、起诉与受理264

二、审理与判决270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273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273

二、上诉的提起和受理275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和判决276

四、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277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278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278

二、再审案件的提起和审理279

第四节 行政案件审理程序中的几个问题280

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280

二、行政诉讼证据281

三、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283

四、撤诉和缺席判决284

第五节 行政案件的执行286

一、执行的概念286

二、执行的条件286

三、执行的措施287

思考题288

第十八章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与涉外行政诉讼290

第一节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290

一、行政赔偿诉讼的提起290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291

三、侵权赔偿责任的承担与追偿293

第二节 涉外行政诉讼293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293

二、涉外行政诉讼必须遵循的原则293

思考题295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96

附录二 行政复议条例(修订)306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315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322

主要参考书目333

后记335

199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魏赛娟编著 1997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9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6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6
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 PDF版)
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9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2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2 北京:法律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1990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
1990 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89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89 北京:法律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概论(1990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概论
1990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7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4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国有资产立法研究(1995 PDF版)
国有资产立法研究
1995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卫生法学(1988 PDF版)
中国卫生法学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美、英、日行政法简明教程(1991 PDF版)
法、美、英、日行政法简明教程
199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6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6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