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友十年》求取 ⇩

序&李振玉1

“巴山秀才”魏明伦4

“梨园怪杰”魏明伦7

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片论14

“魏明伦现象”析19

煦煦新风扑面来——记著名剧作家徐棻26

贵在不断自我超越——简论徐棻新时期的艺术追求35

言情寓理 见艺见人——胡度和他的《川剧艺闻录》40

一本研究川剧的好书——陈国福和他的《周企何舞台艺术》45

以虚带实 以神驭形——张鸿奎和他的戏曲人物画52

一步一个脚印——赵志珍和她的戏剧服装设计56

锐意创新的著名川剧正生杨昌林62

技艺精湛的蓝光临70

朴实·细腻·准确·深刻——记著名川剧小生罗玉中79

赢得知音若鹜来——郭存筠唱腔艺术赏析86

萧熙凤的成长与成就94

从王熙凤到柯宝珠——记邓婕107

知难而进的余丛厚114

“芙蓉花仙”张宁佳121

“芙蓉仙子”姊妹花——张宁佳与陈富燕132

三侃陈智林136

奋进不已的田蔓莎142

“红灯教主”与青年学生147

桃李满天下的余琛150

领导难得是知心——记自贡市文化局局长王德文157

“喜剧王国”的女强人——记芙蓉花川剧团团长彭代秀161

勇于开拓的川剧团团长张开国165

甘作人梯的王文玉176

“第三世界”的倡议者——记“峨联”秘书长刘兴明179

让川剧联系海峡两岸——访台湾天府川剧团副团长易洁183

巴蜀红梅带露开——川剧《红梅赠君家》观后187

川剧改革杂谈191

继承传统 发展传统——《芙蓉花仙》艺术创造初探196

从《芙蓉花仙》谈川剧改革202

戏曲振兴之路——从一个县剧团的一出戏谈起211

简论荒诞川剧《潘金莲》的艺术特色217

附录:江南到江北争说《潘金莲》221

历史剧创作的新成就——评《夕照祁山》和《华清池》230

封建乌托邦的破灭——评《夕照祁山》236

别具一格的《九美狐仙》241

巴蜀风情的生动画卷——评川剧《刘氏四娘》243

一首动人心魂的抒情诗——谈川剧《张大千》的艺术特色248

“怪味”断想——现代川剧《攀技花传奇》观后252

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川剧《二丫与秀才》有感255

从“振夫纲”到“和为贵”——评四川省川剧学校演出的《杀狗》259

一代新声——看部分著名川剧正生交流演出265

叶茂根深花更红——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四川分会场戏剧演出述评274

成都的“川剧老窝子”——从悦来茶园到锦江剧场277

昆高胡弹灯天下一家人——台湾川剧同行访问四川省川剧学校283

骨科名医李枝华和演员的故事287

巴蜀文化与川剧294

后记302

1993《玩友十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光新著 1993 成都:巴蜀书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玩笑(1993 PDF版)
玩笑
1993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3年的弹珠玩具( PDF版)
1973年的弹珠玩具
経済同友会三十年史(1976.11 PDF版)
経済同友会三十年史
1976.11 経済同友会
玩具(1965.09 PDF版)
玩具
1965.09 文芸春秋新社
玩命(1997年03月 PDF版)
玩命
1997年03月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玩趣( PDF版)
玩趣
宣武诗友十年集( PDF版)
宣武诗友十年集
益友社十二年  1938-1949(1985 PDF版)
益友社十二年 1938-1949
1985
作文好好玩  三年级(2020 PDF版)
作文好好玩 三年级
2020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友园之路  中外合资企业友园宾馆的十年(1994 PDF版)
友园之路 中外合资企业友园宾馆的十年
1994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玩笑(1991 PDF版)
玩笑
1991 北京:作家出版社
玩偶(1995 PDF版)
玩偶
1995 北京:群众出版社
玩古(1995 PDF版)
玩古
199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龙舟文化(1991 PDF版)
中国龙舟文化
1991 海口:三环出版社
老年益友(1999 PDF版)
老年益友
1999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