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史志论丛 第3辑》求取 ⇩

新方志政治质量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杨静琦 蒋楠阳1

学习董一博方志思想 提高志书整体质量 史定训11

新方志应以显现社会主义必胜的规律为主旨 艾廷和16

提高人物志政治质量刍议 朱卫红25

从总纂工作实践中提高志书总体质量浅探 张泽霖31

秉笔直书应以实事求是为准则 王九田39

要重视方志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陈振兰42

论修志的指导思想和志书质量 高贤卿47

浅议志书中对“初级阶段理论”记述不足问题 王明武50

关于提高志书政治质量的五个问题 郑金亮55

如何把握新志书的政治标准 郭成智60

论进一步提高志书的政治质量 宋洪飞 岳建领68

要重视提高志书的政治志质量 任世荣76

如何改善志稿的政治质量 朱中馥82

提高志书政治质量琐议 柳俊宏87

实事资料的使用与政治质量的关系 余昕92

地方志的文风与记叙 邢秀凤96

谈志书的政治质量 韩兵昶97

论城市区志篇目的总体设计——对《滤阳市区志》篇目的看法 王芳100

谈谈把好志书的质量关 薛文彬101

城区志小议 王桂荣104

必须加强新修志书的质量——试论《大事记》中的失误 江文澜105

琐谈志书的质量与资政功能的发掘 张鲁舜109

共产党志应记述党的领导 李显115

要写好《政府志》的“政绩” 董文安120

浅谈如何提高《军事编》的政治质量 李聚池128

论秉笔直书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郭克己132

伊川县志总编室的工作在社会上引起的重大反映 李聚池138

对经济部类专志政治质量问题的探讨 李新生138

多研究实际 少谈些“突出” 甄其云145

浅谈经济部类专志的政治质量 吴云贵147

浅谈教育、卫生志的政治质量所在 韩锐彬152

浅谈《宗教志》的政治质量 冀志明 杨树礼157

略谈人物志审稿 王德民 黄运甫164

修志中的科学性与科学态度问题 满永振174

谈入志资料的把握和使用 程小豆178

新编地方志应成为科学文献 刘祥卿184

试论秉笔直书与实事求是的联系、区别 朱书林 王留常192

正确记述和反映失误——也谈如何提高志书政治质量 王复战198

试论纂修城市区志的重要意义 张化文204

论编修城市区志的指导思想和质量 赵广修207

试论城市区志的特征与我们的任务 石建厚 王民华210

谈谈城市区志编写中的几个问题 和玉琢215

城市区志创新初探 刘进廷221

城市区志编纂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区属”与“辖区”关系的处理 潘继纲226

探索一市一区修志工作应走之路 李庚臣233

浅谈市辖区志的篇目设计 于平天240

也谈城市区志的篇目设计 岳长宇247

关于城市区志篇目设计的思考 王同谦250

试论《区志》与《市志》的关系及处理 朱永忠256

试谈城市区志中“区属”与“驻区”的处理 张守义258

也谈城市区志中“区属”与“辖区”关系的处理 沈实勇261

关于编修城市区志中出现交叉问题的思考 刘福生266

城区志记述地理的新尝试 王倩271

编好区志 突出特点 为现实服务 冀福275

继承历史 服务现实 宋合今277

谈谈厂志编纂的创新问题 丁世友282

工矿企业志应体现个性和时代性特色 胡健289

企业志要重视记述“管理”工作 胡荣生292

论厂矿企业志的科学性 任世荣296

编写《厂志》、《年鉴》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吕庚午300

编好厂志、年鉴,为现实服务 李林聪305

浅谈工矿企业志的总体设计 李春香 渠世忠311

浅谈厂志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马敬熙313

编纂《一拖厂志》的几点体会 段国栋 何建华318

编纂企业志必须为现实服务 吴敬 赵耀324

旧志整理探微 王国哲 周明华328

疏导文义 志在普及——谈谈注释清嘉庆二十二年《密县志》的作法和体会 杨泰顺 侯振州 李化民336

谈谈旧志整理 郑克家340

浅谈方志学属性的发展及史志人才的选用 王法星344

集思广益 众手成志——对编纂《新野县志》的反思 何兆麟 周成立 高玉华352

县志分量结构之我见 何兆麟361

方志学和民族学的关系 范新翔365

县志教育篇(卷)不可缺少的资料 王慎旺367

对方志人物传撰写艺术的几点看法 李庆让 曲杰明371

新县志出版后如何开展修志工作 徐启明375

关于史志事业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索 杨春禄380

试谈地方史志机构 张贵照386

地方史志编纂工作路在何方 常护国394

方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初步探索——以《驻马店地区气候志》为例 秦世祯 吴国玺399

年鉴编纂理论与实践简说 刘照直409

《大伾山古貌新探》质疑 任思义421

大伾山即成皋山辩 田涛429

洛阳历代人口发展考索 来学斋433

虎牢地名琐谈 张明申445

河南的水旱灾害及防御对策 卞师军454

浅议前车之鉴——城市区志在编纂中应汲取的教训 刘进廷457

纠正“三脱离”倾向——刍议《方言志》政治质量问题 杜道德464

年鉴、县情异同浅探 李玉改469

志书编撰业务琐谈——暨说洛阳四区志书的长与短 宁景志 李宝团472

论“三粉”①与“奔小康”的十大关系——关于修志为现实服务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的体会 田顺才 杜道德481

新志书出版后方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文汇487

浅谈续编郑州国棉一厂志 陈时雨510

简论隋唐洛阳的战略地位 丁新虎 余义芳516

关于花园口决河事件的思考 王法星522

附录537

河南省修志工作经验交流暨方志学术研讨会纪要537

河南省暨南阳地区方志学术研讨会综述542

河南省城市区志编纂研讨会纪要548

河南省首届大中型工矿企业志研讨会纪要550

河南省旧志整理学术研讨会纪要552

河南省地方史志学术研讨会征文目录部分557

1993《河南史志论丛 第3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静琦,刘翔南主编 1993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