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革命史 1919-1949》求取 ⇩

绪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光山地方组织的建立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后光山的社会状况1

一、政治状况1

序 尤太忠1

二、经济状况4

三、文化状况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7~1937.7

党组织的建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19.5~1927.7

第二节 光山人民积极响应“五四”运动8

一、县城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8

抗日战争(1937.7~1945.8

第三次国内革命斗争(1945.8~1949.9

一、光山“学界同人研究会”的建立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光山的传播9

二、泼陂河、陡沙河等地人民的爱国行动9

二、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活动11

第四节 中共光山县组织的建立12

一、中共光山支部的建立12

二、中共殷区支部的建立13

第二章 光山地方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光山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6

第一节 光山党组织对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和影响16

一、国民党光山县党部的成立16

二、共产党员在发展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作用17

三、光山党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响应北伐19

第二节 光山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1

一、殷区农民协会的建立21

二、中共孙铁铺支部的建立和西北区农民运动24

三、光山南部各地农民协会的诞生25

第三节 农民协会惩治土豪劣绅运动和光、黄、麻三县和平协议的签定26

一、殷区农民武装工作组的建立26

二、光山各地农民协会惩治土豪劣绅的斗争27

三、光、黄、麻三县和平协议的签定29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的光山形势和“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32

一、大革命失败后光山的斗争形势32

第三章 光山农民武装斗争的开展 光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2

二、中共殷区委员会的建立34

三、“八·七”会议精神在光山的传达和贯彻35

一、中共光山特别支部和孙铁铺特别支部的建立37

第二节 光山西北区孙铁铺农民暴动37

二、孙铁铺农民武装暴动38

第三节 光山党组织的发展和革命武装的建立41

一、中共光山特别区委员会的建立41

二、殷区农民自卫军的建立42

一、柴山保武装割据局面的开辟44

第四节 光山县柴山保革命根据地的开辟44

二、光山南部三个区委的建立48

三、鄂豫边党组织联系的沟通49

第四章 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51

第一节 中共光山县委的建立和光山县苏维埃的诞生51

一、豫东南七县党代会精神的贯彻和光山临时县委的建立51

二、党领导的群众斗争普遍开展53

三、中共光山县委的建立55

四、光山县南部各地武装暴动和光山县苏维埃(COBET)的诞生56

一、粉碎“罗(霖)李(克邦)会剿”60

第二节 光山军民配合红军粉碎敌人三次“会剿”60

二、粉碎“鄂豫会剿”61

三、粉碎“徐(源泉)夏(斗寅)会剿”63

一、中央对鄂豫边工作的指示和鄂豫边党组织关系的发展65

第三节 鄂豫边特区党政领导机关的建立65

三、鄂豫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68

二、中共鄂豫边第一次代表大会68

一、殷区起义前光山的革命形势70

第四节 光山殷区农民武装起义70

二、殷区武装起义胜利和殷区苏维埃成立72

三、殷区军民保卫苏维埃的英勇斗争76

第五章 光山苏区的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开展80

第一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光山苏区的扩大80

一、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区委员会成立80

二、光山苏区的扩大82

一、红一军攻克光山县城85

第二节 光山城首次解放和光山会议85

二、光山城革命政权和群团组织的建立87

三、光山会议和红一军整编88

第三节 第一、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光山苏区进一步巩固发展89

一、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89

二、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96

三、光山苏区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98

一、党组织的建设103

第四节 光山苏区建设的全面开展103

二、政权组织的建设106

三、革命武装的建设109

四、革命群团组织的建设111

一、土地法规的制订和光山土地革命的开始120

第五节 光山苏区的土地革命运动120

二、光山苏区土地革命的全面开展122

三、光山土地革命带来的变化125

第六章 光山苏区鼎盛局面的出现 光山人民在第三、四次反“围剿”中的英勇斗争127

第一节 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省委成立127

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成立和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127

二、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30

三、中共鄂豫皖省委的建立131

第二节 白雀园大“肃反”运动133

一、军事行动方针的斗争133

二、白雀园大“肃反”135

第三节 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光山苏区的鼎盛局面138

一、光山军民积极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斗争138

二、光山苏区的鼎盛局面144

第四节 光山苏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46

一、光山苏区的经济建设146

二、光山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152

三、光山苏区的卫生事业157

第五节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和光山军民的英勇斗争158

一、鄂豫皖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158

二、光山军民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的英勇斗争162

第七章 光山人民保卫和坚持根据地的英勇斗争165

第一节 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的光山形势165

一、国民党反动派对光山苏区人民的摧残165

二、光山苏区的严峻形势169

三、光山军民顽强不屈的斗争170

第二节 光山军民配合红二十五军反“清剿”斗争和游击活动的广泛开展175

一、光山军民配合红二十五军反“清剿”斗争的胜利175

二、光山军民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英勇斗争和光山武装便衣队的产生178

三、光山独立团、便衣队积极配合红军深入开展反“围剿”斗争183

四、光山根据地的部分恢复与新游击区的开辟186

五、粉碎敌人的三个月“围剿”189

第三节 红二十五军返回光山 决定实行战略转移191

一、红二十五军返回光山和斛山寨大捷191

二、光山花山寨会议和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194

第八章 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光山游击根据地196

第一节 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后光山的形势196

一、国民党反动派对光山根据地的加紧“清剿”196

二、光山军民游击战争的开展199

第二节 红二十八军重建和中共光麻中心县委成立201

一、红二十八军重建201

二、光麻中心县委建立和光山各区委的恢复203

第三节 光山军民配合红二十八军和鄂东北独立204

团开展反“清剿”斗争204

一、红二十八军在光山各地的斗争204

二、鄂东北独立团在光山的斗争208

三、光山各地武装便衣队的斗争211

第四节 粉碎敌人新“清剿”夺取游击战争的胜利215

一、国民党新的“清剿”部署215

二、夺取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218

第九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光山的实现和光山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221

第一节 鄂豫皖边区国共合作抗日达成协议221

一、鄂豫皖边区党和人民为实现抗日统一战线的斗争221

二、红军和便衣队集结过程中的斗争225

三、光麻特委和红罗光中心县委所属便衣队赴七里坪整编迎接抗日226

第二节 光山抗日救亡活动的普遍开展228

一、光山抗日青年训练班的创办和抗日救亡活动的兴起228

二、光山青年奔赴抗日前线231

第十章 抗日民族反顽斗争的开展 光山抗日根据地的创立233

一、日军在光山的罪行233

第一节 日军入侵光山 光山人民的抗敌斗争233

二、光山人民抗击日军的英勇斗争235

第二节 光山党组织的恢复和抗日武装的建立236

一、中共光山县委的恢复建立236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光山的发展238

三、光山抗日武装的建立241

第三节 光山县抗日反顽斗争242

一、中共光山工委领导的抗战工作242

二、经光县委在光山进行的抗战斗争244

一、光山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民主运动246

第四节 光山人民民主运动的开展和光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246

二、光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248

三、光山人民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250

第十一章 光山人民争取和平民主 保卫解放区的斗争252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光山形势252

一、光(山)商(城)办事处和经光县民主政府成立252

二、中原部队收复光山县城253

三、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抢占光山城257

第二节 光山人民配合中原部队坚守中原、保卫和建设解放区的斗争259

一、光山民主解放区的建设259

二、光山人民反对内战 争取和平的斗争262

第三节 胜利进行中原突围267

一、中原突围的正确部署与三路突围的胜利267

二、光山人民坚持大别山的英勇斗争270

第十二章 光山根据地的重建272

第一节 晋冀鲁豫野战军转战光山272

一、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抵达光山272

二、战略展开的实施274

第二节 光山根据地的恢复和党政机构建设279

一、中共光山县委的重建和光山县爱国民主政府的成立279

二、中共光(山)西县委和光(山)西县爱国民主政府的建立280

三、中共光(山)商(城)县委和光(山)商(城)县爱国民主政府的建立281

四、光山各地的土地改革运动283

一、粉碎国民党“总体战”战略284

第三节 光山人民坚持根据地斗争284

二、光山县、白雀县解放区的发展和县、区建制的调整288

三、实行游击战略,坚持根据地斗争292

第十三章 光山全境解放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299

第一节 光山全境解放和各级人民政权的确立完善299

一、光山全境的彻底解放299

二、光山、白雀两县合并,各级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完善302

第二节 光山人民的支前运动304

一、光山县支前运动的发动304

二、光山支前运动的成绩307

一、光山剿匪斗争的开展309

第三节 光山县剿匪斗争的全面开展309

二、光山剿匪斗争的全面胜利312

第四节 光山人民迎接新中国的诞生314

一、光山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314

二、光山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17

大事年表319

附录326

一、光山党史人物录32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各地的光山籍老红军名录348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光山县委历任书记名录349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在光山从事革命活动和斗争的革命领导人、著名将领名录356

后记357

1993《光山革命史 1919-1949》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共光山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著 199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