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诗校注》求取 ⇩

寒山拾得和他们的诗(徐光大)1

校注说明41

寒山子诗集序(唐·闾丘胤撰)43

《太平广记·寒山子》48

寒山诗50

一 凡读我诗者50

二 重岩我卜居51

三 可笑寒山道51

四 吾家好隐沦51

五 琴书须自随52

六 弟兄同五郡53

七 一为书剑客54

八 庄子说送终55

九 人问寒山道55

十 天生百尺树56

十一 驱马度荒城56

十二 鹦鹉宅西国56

十三 玉堂挂珠帘57

十四 城中娥眉女57

十五 父母续经多57

十六 家住绿岩下58

十七 四时无止息58

十八 岁去换愁年58

二十一 俊杰马上郎59

十九 手笔大纵横59

二十 欲得安身处59

二十二 有一餐霞子60

二十三 妾在邯郸住60

二十四 快搒三翼舟61

二十五 智者君抛我61

二十六 有鸟五色彣61

二十七 茅栋野人居62

二十八 登陟寒山道62

二十九 六极常婴困62

三十一 杳杳寒山道63

三十 白云高嵯峨63

三十二 少年何所愁64

三十三 闻道愁难遣64

三十四 两龟乘犊车65

三十五 三月蚕犹小65

三十六 东家一老婆65

三十七 富儿多鞅掌66

三十八 余曾昔睹聪明士66

三十九 白鹤衔苦桃67

四十 惯居幽隐处67

四十一 生前大愚痴67

四十三 低眼邹公妻68

四十二 璨璨卢家女68

四十五 夫物有所用69

四十四 独卧重岩下69

四十六 谁家长不死70

四十七 骝马珊瑚鞭70

四十八 竟日常如醉70

四十九 一向寒山坐71

五十 相唤采芙蓉71

五十一 吾心似秋月71

五十三 有酒相招饮72

五十四 可怜好丈夫72

五十二 垂柳暗如烟72

五十五 桃花欲经夏73

五十六 我见东家女73

五十七 田舍多桑园74

五十八 我见百十狗74

五十九 极目兮长望74

六十 洛阳多女儿75

六十一 春女炫容仪75

六十二 群女戏夕阳76

六十三 若人逢鬼魅76

六十四 浩浩黄河水76

六十六 默默永无言77

六十五 乘兹朽木船77

六十七 山中何太冷78

六十八 山客心悄悄78

六十九 有人坐山楹78

七十 猪吃死人肉79

七十一 快哉混沌身79

七十二 啼哭缘何事80

七十三 妇女慵经织80

七十四 不行真正道81

七十五 世有一等愚81

七十六 有汉姓傲慢81

七十八 卜择幽居地82

七十七 纵你居犀角82

七十九 益者益其精83

八十 徒劳说三史83

八十一 碧涧泉水清83

八十二 我今有一襦84

八十三 白拂栴檀柄84

八十四 贪爱有人求快活84

八十五 多少般数人85

八十六 贪人好聚财85

八十七 去家一万里85

八十九 汝为埋头痴兀兀86

八十八 瞋是心中火86

九十一 世有多解人87

九十二 天高高不穷87

九十 恶趣甚茫茫87

九十三 天下几种人88

九十四 贤士不贪婪88

九十五 唝唝买鱼肉88

九十六 有人把椿树89

九十七 烝砂拟作饭89

九十八 推寻世间事90

九十九 蹭蹬诸贫士90

一○○ 欲识生死譬90

一○二 偃息深林下91

一○一 寻思少年日91

一○三 不须攻人恶92

一○四 富儿会高堂92

一○五 世有聪明士93

一○六 层层山水秀93

一○七 满卷才子诗93

一○八 施家有两儿94

一○九 止宿鸳鸯鸟94

一一○ 或有炫行人95

一一一 少小带经锄95

一一三 书判全非弱96

一一二 变化计无穷96

一一五 柳郎八十二97

一一四 贫驴欠一尺97

一一六 大有饥寒客98

一一七 赫赫谁炉肆98

一一八 吁嗟浊滥处99

一一九 田家避暑月99

一二○ 个是何措大99

一二一 为人常吃用100

一二二 浪造凌霄阁100

一二三 云山叠叠连天碧100

一二五 我见一痴汉101

一二四 富贵疏亲聚101

一二六 新谷尚未熟102

一二七 大有好笑事102

一二八 老翁取少妇103

一二九 雍容美少年103

一三○ 鸟语情不堪103

一三一 昨日何悠悠103

一三二 丈夫莫守困104

一三三 之子何惶惶104

一三四 昨夜梦还家104

一三七 董郎年少时105

一三五 人生不满百105

一三六 世有一等流105

一三八 个是谁家子106

一三九 人以身为本106

一四○ 城北仲家翁107

一四一 下愚读我诗107

一四二 自有悭惜人107

一四四 夕阳赫西山108

一四五 出身既扰扰108

一四三 我行经古坟108

一四六 有乐且须乐109

一四七 独坐常忽忽109

一四八 一人好头肚109

一四九 他贤君即受110

一五○ 俗薄真成薄110

一五一 是我有钱日110

一五二 人生一百年111

一五三 教汝数般事111

一五五 有树先林生112

三十三 各有天真佛112

一五四 寒山多幽奇112

一五七 有人畏白首113

一五六 寒山有裸虫113

一五九 我见世间人114

一五八 昔时可可贫114

一六一 余家有一窟116

四十六 平生何所忧116

一六○ 可贵天然物116

一六二 男儿大丈夫117

一六三 粤自居寒山117

一六四 可重是寒山117

一六八 寒山有一宅118

一六七 世有多事人118

一六六 闲游华顶上118

一六五 闲自访高僧118

一六九 侬家暂下山119

一七一 我见世间人120

一七二 自闻梁朝日120

一七○ 一自遁寒山120

一七三 吁嗟贫复病121

一七四 养女畏太多122

一七五 秉志不可卷122

一七六 以我栖迟处122

一七七 忆昔遇逢处123

一七八 报汝修道者123

一七九 去年春鸟鸣123

一八二 可惜百年屋124

一八一 一住寒山万事休124

一八○ 多少天台人124

一八三 精神殊爽爽125

一八四 笑我田舍儿125

一八五 买肉血??126

一八六 客难寒山子126

一八七 从生不往来126

一八八 一瓶铸金成126

一八九 摧残荒草庐127

一九二 余见僧繇性希奇128

一九一 昨见河边树128

一九○ 有身与无身128

一九三 久住寒山凡几秋129

一九四 丹丘迥耸与云齐129

一九五 千生万死凡几生130

一九六 老病残年百有余130

一九七 世间何事最堪嗟130

一九八 昔年曾到大海游131

二○一 寒山顶上月轮孤132

二○二 我向前溪照碧流132

一九九 众星罗列夜明深132

二○○ 千年石上古人踪132

二○三 我家本住在寒山133

二○四 世人何事可吁嗟133

二○五 余家本住在天台133

二○七 读书岂免死134

二○八 我见瞒人汉134

二○六 怜底众生病134

二○九 不见朝垂露134

二一○ 水清澄澄瑩135

二一二 说食终不饱135

二一一 自从到此天台境135

二一三 可畏轮回苦136

二一四 可畏三界轮136

二一五 昨日游峰顶137

二一六 自古多少圣137

二一七 我闻天台山137

二一八 养子不经师138

二二○ 时人见寒山138

二一九 徒闭蓬门坐138

二二一 自在白云闲139

二二二 我在村中住139

二二三 死生元有命139

二二四 国以人为本140

二二五 众生不可说140

二二六 自乐平生道140

二二九 三五痴后生141

二二八 自见天台顶141

二二七 大海水无边141

二三○ 心高如山岳142

二三一 如许多宝贝142

二三三 劝你三界子143

二三二 我见凡愚人143

二三四 三界人蠢蠢144

二三五 人生在尘蒙144

二三七 我见多知汉145

二三八 寄语诸仁者145

二三六 寒山出此语145

二三九 世有一般人146

二四○ 常闻释迦佛146

二四一 常闻国大臣147

二四二 上人心猛利147

二四四 昔日极贫苦148

二四三 我有六兄弟148

二四五 一生慵懒作149

二四六 我见出家人149

二四七 昨到云霞观150

二四八 余家有一宅150

二四九 传语诸公子151

二五○ 何以长惆怅151

二五三 二仪既开辟152

二五二 我见黄河水152

二五一 褴褛关前业152

二五四 余劝诸稚子153

二五五 可叹浮生人153

二五六 时人寻云路153

二五八 五岳俱成粉154

二五七 寒山栖隐处154

二五九 无衣自访觅155

二六○ 自羡山间乐155

二六一 我见转轮王155

二六二 平野水宽阔156

二六六 盘陀石上坐157

二六五 迥耸霄汉外157

二六四 我见世间人157

二六三 可贵一名山157

二六八 寄语食肉汉158

二六九 自从出家后158

二六七 隐士遁人间158

二七○ 五言五百篇159

二七一 世事绕悠悠159

二七二 可笑五阴窟160

二七三 常闻汉武帝160

二七四 忆得二十年160

二七六 又见出家儿161

二七五 语你出家辈161

二七八 岩前独静坐162

二七七 寒岩深更好162

二八○ 元非隐逸士163

二七九 本志慕道伦163

二八二 今日岩前坐164

二八三 千云万水间164

二八四 劝你休去来164

二八一 自古诸哲人164

二八五 世间一等流165

二八六 高高峰顶上165

二八七 有个王秀才165

二八八 我住在村乡166

二八九 寒山出此语166

二九○ 我见人转经166

二九一 寒山唯白云167

二九三 花上黄莺子167

二九二 鹿生深林中167

二九四 栖迟寒岩下168

二九五 昔日经行处168

二九六 欲向东岩去168

二九七 我见利智人169

二九八 身著空花衣169

二九九 君看叶里花169

三○○ 桂栋非吾宅170

三○一 出生三十年170

三○二 寒山无漏岩171

三○三 沙门不持戒171

三○四 有人笑我诗172

三○五 寒山道172

三○七 我居山173

三○八 寒山深173

三○九 重岩中173

三一○ 寒山子173

三○六 寒山寒173

三一一 我见世间人174

三一二 家有寒山诗174

丰干禅师录175

拾得录177

拾得诗182

一 诸佛留藏经182

二 嗟见世间人182

三 出家要清闲183

四 养儿与取妻183

五 得此分段身183

八 嗟见世间人(又一首)184

六 佛哀三界子184

七 佛舍尊荣乐184

十二 男女为婚嫁185

九 我诗也是诗185

十一 世间亿万人185

十 有偈有千万185

十四 我劝出家辈186

十五 寒山住寒山186

十三 世上一种人186

十九 猕猴尚教得187

十八 运心常宽广187

十七 若解捉老鼠187

十六 从来是拾得187

二○ 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188

二十二 自笑老夫筋力败188

二十一 故林又斩新188

二十三 一入双溪不计春189

二十四 踯躅一群羊189

二十五 银星钉称衡190

二十六 闭门私造罪190

二十七 悠悠尘里人190

二十八 无去无来本湛然190

三十一 闲入天台洞191

三○三 界如转轮191

二十九 少年学书剑191

三十二 古佛路凄凄192

三十四 出家求出离192

三十五 常饮三毒酒193

三十六 云山叠叠几千重193

三十七 后来出家子193

三十八 若论常快活193

三十九 我见出家人194

四○ 我见顽钝人194

四十一 君见月光明194

四十三 左手握骊珠195

四十二 余住无方所195

四十四 般若酒泠泠196

四十五 自从到此天台寺196

四十七 嗟见多知汉196

四十八 迢迢山径峻197

四十九 松月冷飕飕197

五十 世有多解人197

五十一 人生浮世中198

五十二 水浸泥弹丸198

五十三 云林最幽栖198

五十四 可笑是林泉199

1991《寒山子诗校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唐释)寒山子原著;徐光大校注 1991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