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管理学》求取 ⇩

第一章 实验室行政管理1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的基本设计与建设1

一、临床实验室的设计1

二、临床实验室的建设3

第二节 实验人员管理5

一、实验人员的分工与职责6

二、实验人员的培训7

三、人员定编8

第三节 实验室设备管理9

一、设备的技术管理9

二、设备的使用10

第四节 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11

一、与临床实验室有关的法规11

二、使用法定计量单位12

三、实验室规章制度16

第五节 实验室易外事故的处理19

一、火灾19

二、爆炸21

三、触电21

四、外伤22

五、中毒23

第二章 化学试剂与实验用水的管理26

第一节 化学试剂26

一、试剂规格及选用26

二、试剂配制与使用原则28

三、试剂鉴定与保存29

第二节 实验用水的制备及标准32

一、纯水的制备方法32

二、纯水的标准与质量检验36

第三章 量器与光度计的管理42

第一节 量器的使用与校正42

一、玻璃量器的规格及使用42

二、玻璃量器的清洗与干燥46

三、玻璃量器的校正47

第二节 加样器的使用与校正53

一、加样器的使用53

二、加样器的校正54

第三节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检定54

一、光度计的种类及基本原理54

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55

三、分光光度计的检定与校正55

第四节 分析天平的使用与校正61

一、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61

二、分析天平校正63

第四章 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67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方法学评价在质量控制中的地位67

第二节 实验方法的分类及选择67

一、实验方法的分类67

二、实验方法的选择原则68

第三节 方法学评价69

一、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70

二、方法的可接受性76

三、方法影响因素探讨与方法改进84

四、两种方法的比较85

五、评价后实验方法的建立94

六、临床评价95

第五章 实验误差理论97

第一节 实验误差的概念97

第二节 实验误差的种类及产生原因97

一、系统误差97

二、随机误差(Random Error,RE)103

三、过失误差(责任误差)106

第三节 实验误差的相互转化107

第四节 实验误差的表达方式107

一、准确度(Accuracy)107

二、精密度(Precision)109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09

第五节 实验误差的允许范围110

一、方法本身的准确度110

二、样品中所含成分的复杂程度110

三、分析的目的和要求不同111

第六节 实验中有关数据的处理111

一、有效数字111

二、计算规则112

三、离群值的处理113

第六章 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118

第一节 预防性质量控制118

一、检测前的质量控制118

二、检测中的质量控制121

三、检测后的质量控制121

四、实验室外的变异因素的控制122

第二节 回顾性质量控制122

一、实验室内质量控制(IQC)122

二、实验室间质量评价(EQA)131

第三节 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程序133

一、医生申请133

二、病人准备133

三、采取标本133

四、转送标本134

五、处理标本134

六、测定标本134

七、登记和填发报告136

第七章 生化检验质量控制138

第一节 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五个阶段138

一、最佳条件的变异138

二、常规条件下已知值血清的变异139

三、常规条件下未知值血清的变异140

四、病人标本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141

五、参加室间质量评价141

第二节 室内质量控制(IQC)141

一、常规质控图(?-SD)142

二、标准溶液质量控制图142

三、均值及差距质控图(?-R控制图)142

四、MONICA质控图144

五、多规则质量控制图146

六、方差分析法147

七、累加质量控制图151

八、病人标本测定结果统计分析及病人结果均值图152

九、失控后的处理153

第三节 室间质量评价156

一、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条件157

二、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过程157

三、室间质量评价方法158

第四节 质控用控制物及其制备165

一、控制物的种类165

二、控制血清的制备165

三、控制血清的定值168

四、控制血清应具备的条件168

五、使用控制血清的注意事项168

第八章 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170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方法的选择、标准化与质量控制170

一、红细胞(RBC)计数170

二、血红蛋白(Hb)测定173

三、白细胞(WBC)计数176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D.C)179

五、血小板(BPC)计数180

六、网织红细胞(Retic)计数181

第二节 常用血液学检验仪器的校正186

一、血红蛋白吸管的校正(水银称重法)186

二、血细胞计数板划线及深度的测量187

三、盖玻片的检定187

四、血细胞计数仪的调整与校正187

五、常用玻璃量器的校正188

第三节 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全面质量控制188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188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198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201

四、血细胞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EQA)204

第四节 血液检验常用质控物的制备205

一、血红蛋白液的制备205

二、红细胞质控物的制备206

三、白细胞质控物的制备206

四、血小板质控物的制备207

五、几种常用参考品的质量标准207

第五节 其他常用血液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208

一、红细胞沉降率(ESR)的质量控制208

二、血液粘度测定的质量控制210

三、细胞变形性测定的质量控制211

四、凝血酶元时间(PT)测定(一期法)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212

五、止血与血栓实验的质量控制214

六、输血工作的质量控制221

第九章 体液检验的质量控制223

第一节 体液检验的质控范围和内容223

一、体液检验实行全面质量控制223

二、体液检验质控面临的困难及质控的主要内容223

第二节 尿液检验的质量控制224

一、尿液自动化检验的质量控制224

二、尿沉渣检验的质量控制229

第三节 脑脊液检验质量控制230

一、脑脊液的采集和送检230

二、统一操作方法,统一报告方式231

三、脑脊液检验质控物的制备231

第四节 粪便检验的质量控制232

一、粪便检验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232

二、粪便显微镜检查应注意的问题232

第五节 体液学检验的质控方法233

一、检验方法标准化及统一报告形式233

二、常规体液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233

第十章 临床细菌学检查的质量控制235

第一节 概论235

一、问题的提出235

二、临床细菌学检验质控的概念235

第二节 内部质控238

一、操作手册规范化238

二、标本的质控239

三、检验程序和方法选择243

四、质量标准244

五、检验方法245

六、常用标准菌株250

七、培养基的质控252

八、试剂、染色液及诊断血清的质控255

九、仪器设备的质控257

十、利用中心实验室(或参考实验室)259

第三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及质控260

一、药敏试验质控的前提条件260

二、K-B纸片琼脂扩散法的标准化操作264

三、药敏试剂质控265

第四节 外部质控267

一、外部质控的目的267

二、外部质控的作用268

三、外部质控的组织方法268

四、外部质控检测项目268

五、评价和报告结果269

第五节 菌种保存与实验室的安全防护269

一、菌种的保存270

二、菌种的管理制度271

三、实验室安全防护271

四、标本中病原菌的危害程度和分类272

五、感染性废异物的处理274

第十一章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275

第一节 免疫检验技术的标准化275

一、生物物质标准品和参考制品的制备和特点275

二、几种常用标准品的标化277

三、几种免疫学技术的标准化278

第二节 影响免疫试验的因素279

一、标准品、参考品279

二、抗原、抗体活性与效价的影响279

三、标记抗体(或抗原)的脱落及失活279

四、温疫与反应时间的影响279

五、其它因素280

第三节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280

一、室间质控评价280

二、室内质量控制280

三、质控步骤282

四、实验结果的取舍282

第四节 放射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282

一、放射免疫分析的几个方法学指标282

二、放射免疫分析质量的误差来源284

三、室内质量控制286

四、室间质量评价289

第十二章 实验设计291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意义291

第二节 几个数理统计的概念292

一、概率292

二、变异293

三、总体与样本293

四、显著性检验293

第三节 实验设计原则295

一、对照原则295

二、随机原则296

三、重复的原则299

第四节 实验设计方法304

一、配对设计304

二、组间设计305

三、拉西方设计306

四、析因设计307

第十三章 科研管理311

第一节 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311

一、选题论证311

二、研究阶段314

三、总结结论314

第二节 科研选题及选题原则315

一、医学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315

二、科研选题的原则316

第十四章 计算机在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317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知识317

一、硬件318

二、软件318

第二节 计算机在实验室中应用319

一、硬件319

二、条码设备320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在实验室的应用320

一、DOS操作系统320

二、Windows操作系统321

三、汉字操作系统321

四、应用软件321

第四节 Excel电子表格系统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322

一、系统配制要求322

二、操作322

三、数据传输323

第五节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324

一、国内外的发展现状324

二、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325

第六节 互联网络在实验室中的应用326

一、发展历史326

二、常用术语介绍326

三、接入互联网络的方法及步骤326

四、利用互联网查询医学资源的方法327

第六节 Internet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327

一、Internet简介327

二、如何成Internet的用户328

三、查询知学检验信息、文献及数据库的方法328

四、常用医学检验的有关机构网址及其内容简介329

附录331

一、统计用表331

1-(1)随机数目表331

1-(2)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S/δ取不同的数值时所需样本大小nα=0.05332

1-(3)对平均数作抽样调查,S/δ取不同的数值时所需样本大小nα=0.01332

1-(4)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所需样本大小nα=0.05333

1-(5)对率作抽样调查进所需样本大小nα=0.01333

1-(6)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大小n334

1-(7)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335

1-(8)对两个率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每组所需样本大小nα=0.05 β=0.10336

1-(9)对两个率的差别作显著性检验时每组所需样本大小nα=0.01 β=0.05336

1-(10)百分率的可信限(1≤n≤50)337

1-(11)百分率的可信限(50≤n≤100)340

1-(12)百分率的可信限(100≤n≤1000)341

1-(13)t值表342

1-(14)F值表(方差分析用)P=0.05343

1-(15)F值表(方差分析用)P=0.01345

1-(16)Q值表347

1-(17)X2值表348

二、对数和反对数表349

2-(1)对数表349

2-(2)反对数表352

三、医学检验正常参考值354

(一)血液检查354

1、血液一般检查354

2、贫血的其他检查354

3、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356

4、血液生化学检查358

5、血液免疫学检查362

(二)骨髓检查365

(三)尿液检查367

(四)肾功能检查369

(五)粪便检查369

(六)胃液检查370

(七)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370

(八)脑脊液检查371

(九)精液检查372

(十)前列腺液检查372

(十一)内分泌功能检查372

四、国际单位制和辅助单位375

4-(1)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375

4-(2)SI制的词冠375

4-(3)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376

4-(4)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376

4-(5)专门名称表示的SI导出单位示例376

4-(6)SI辅助单位377

4-(7)常用计量单位符号377

4-(8)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377

4-(9)法定单位与非法定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78

4-(10)常用单位的换算379

五、常用缓冲液的配制方法382

5-(1)甘氨酸-HCI缓冲液(0.05mol/L)382

5-(2)邻苯二甲酸-HCI缓冲液382

5-(3)Na2HPO4-枸椽酸缓冲液382

5-(4)枸椽酸-枸椽酸钠缓冲液(0.1mol/L)383

5-(5)醋酸缓冲液(0.2mol/L)383

5-(6)磷酸缓冲液(0.2mol/L)383

5-(7)KH2P4-NaOH缓冲液(0.05mol/L)384

5-(8)巴比妥缓冲液384

5-(9)Tris-缓冲液(0.05mol/L)384

5-(10)硼酸缓冲液(0.2mol/L硼酸盐)385

5-(11)甘氨酸-NaOH缓冲液(0.05mol/L)385

5-(12)硼砂-NaOH缓冲液(0.05mol/L硼酸根)385

5-(13)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0.1mol/L)385

5-(14)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ol/L)386

六、常用酸、碱、盐溶液及配制方法386

6-(1)酸溶液386

6-(2)碱溶液386

6-(3)铵盐溶液387

6-(4)其他盐类387

七、各类溶液pH的计算公式388

八、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389

九、元素表390

9-(1)常用元素原子量、价及比重表390

9-(2)元素周期表(长式)391

十、某些酶的米氏常数392

十一、透光度(T%)与吸光度(A)换算表395

十二、摄氏、华氏温度对照表396

十三、空气温度表397

十四、离心转速与相对离心力(g)的换算398

十五、希腊字母398

十六、罗马字母398

1998《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崔永熙,姚敏捷 1998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