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律诗精品赏析》求取 ⇩

目录1

在狱咏蝉 骆宾王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4

渡汉江 宋之问8

咏柳 贺知章10

回乡偶书(其一) 贺知章12

蜀道后期 张说14

望月怀远 张九龄16

登鹳雀楼 王之涣1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24

宿桐庐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27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29

过故人庄 孟浩然32

春晓 孟浩然34

宿建德江 孟浩然36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38

送魏万之京 李颀41

闺怨 王昌龄44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王昌龄47

送柴侍御 王昌龄49

望蓟门 祖咏52

终南望余雪 祖咏54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57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59

山居秋暝 王维63

归嵩山作 王维66

终南山 王维69

观猎 王维72

汉江临眺 王维75

使至塞上 王维78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82

鹿柴 王维84

鸟鸣涧 王维87

峨眉山月歌 李白8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9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94

渡荆门送别 李白96

送友人入蜀 李白98

山中问答 李白101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104

望庐山瀑布(其二) 李白106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108

望天门山 李白111

早发白帝城 李白113

越中览古 李白115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117

独坐敬亭山 李白121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123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125

次北固山下 王湾128

黄鹤楼 崔颢130

山中留客 张旭133

别董大 高适136

除夜作 高适139

早梅 张渭14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143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145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147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150

送严士元 刘长卿153

房兵曹胡马 杜甫156

月夜 杜甫158

春望 杜甫161

天末怀李白 杜甫163

月夜忆舍弟 杜甫166

蜀相 杜甫169

客至 杜甫172

春夜喜雨 杜甫174

赠花卿 杜甫176

不见 杜甫179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杜甫183

登楼 杜甫185

绝句 杜甫188

旅夜书怀 杜甫190

白帝 杜甫192

秋兴(其一) 杜甫195

阁夜 杜甫198

登高 杜甫201

登岳阳楼 杜甫204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206

春行寄兴 李华208

逢入京使 岑参210

春梦 岑参212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214

夜月 刘方平216

枫桥夜泊 张继218

归雁 钱起221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223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225

寒食 韩翃228

江村即事 司空曙230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232

寻陆鸿渐不遇 蛟然235

闺情 李端238

军城早秋 严武240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242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韦应物244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246

滁州西涧 韦应物249

晚次鄂州 卢纶252

送李端 卢纶255

喜见外第又言别 李益258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260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263

登科后 孟郊265

洛桥晚望 孟郊267

春兴 武元衡269

题都城南庄 崔护27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274

夜到渔家 张籍276

秋思 张籍279

十五夜望月 王建281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28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286

蜀先主庙 刘禹锡288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29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293

秋词 刘禹锡297

再游玄都观并引 刘禹锡298

石头城 刘禹锡301

乌衣巷 刘禹锡303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305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308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310

暮江吟 白居易31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315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319

杭州春望 白居易321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323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326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328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331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333

江雪 柳宗元335

遣悲怀(其一) 元稹338

行宫 元稹341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343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346

题李凝幽居 贾岛348

寄韩潮州愈 贾岛350

题金陵渡 张祜353

旅次朔方 刘皂354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357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360

梦天 李贺363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365

金陵怀古 许浑368

过华清官绝句(其一) 杜牧370

江南春绝句 杜牧374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377

早雁 杜牧379

赤壁 杜牧383

泊秦淮 杜牧385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388

赠别(其二) 杜牧390

山行 杜牧393

秋夕 杜牧396

清明 杜牧398

过陈琳墓 温庭筠400

经五丈原 温庭筠403

商山早行 温庭筠406

锦瑟 李商隐409

霜月 李商隐413

蝉 李商隐415

乐游原 李商隐417

夜雨寄北 李商隐420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422

无题(来是空客去绝踪) 李商隐4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28

碧城 李商隐431

马嵬 李商隐435

安定城楼 李商隐438

嫦娥 李商隐441

贾生 李商隐444

长安秋望 赵嘏447

江楼感旧 赵嘏449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452

西施 罗隐454

雪 罗隐456

台城 韦庄458

题菊花 黄巢460

不第后赋菊 黄巢462

未展芭蕉 钱珝464

春尽 韩偓466

春怨 金昌绪468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470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472

山中寡妇 杜荀鹤474

贫女 秦韬玉477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480

村行 王禹唲482

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 寇准485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487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490

山园小梅 林逋493

鲁山山行 梅尧臣496

东溪 梅尧臣499

戏答元珍 欧阳修502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505

沧浪静吟 苏舜钦508

新睛山月 文同511

葛溪驿 王安石514

泊船瓜州 王安石516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519

暑旱苦热 王令521

村居 张舜民524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52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529

饮湖上初睛后雨 苏轼531

题西林壁 苏轼533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535

禾熟 孔平仲537

登快阁 黄庭坚539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542

次韵裴仲谋同年 黄庭坚545

寄黄几复 黄庭坚549

春日 秦观553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556

九日寄秦觏 陈师道559

后湖晚坐 陈师道562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565

和周廉彦 张耒569

醉眠 唐庚572

即事二首 汪藻575

夏日绝句 李清照578

三衢道中 曾几580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583

襄邑道中 陈与义586

雨睛 陈与义588

伤春 陈与义591

牡丹 陈与义594

早行 陈与义596

秋夜 朱淑真599

元夜 朱淑真602

春阴 朱弁605

山行即事 王质608

游山西村 陆游611

书愤 陆游614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617

示儿 陆游620

早发竹下 范成大622

初归石湖 范成大626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629

小池 杨万里633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636

过杨村 杨万里63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642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645

新凉 徐玑648

野望 翁卷650

约客 赵师秀652

夜宿田家 戴复古655

游园不值 叶绍翁658

落梅 刘克庄661

题临安邸 林升664

过零丁洋 文天祥667

湖州歌 汪元量670

溪亭 林景熙673

西台哭所思 谢翱675

西城河中十咏(选一) 耶律楚材678

岐阳 元好问680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元好问684

观梅有感 刘因687

岳鄂王墓 赵孟頫690

离扬州 范椁693

白梅 王冕696

武侯庙 无名氏700

古戍 刘基703

岳阳楼 杨基706

上太行 于谦709

游岳麓寺 李东阳712

秋望 李梦阳716

秋日怀弟 谢榛719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722

登太白楼 王世贞725

马上作 戚继光729

悼亡 商景兰731

秋日杂感 陈子龙734

追往 张煌言737

即事 夏宪淳740

别云间 夏宪淳744

后秋兴(选一) 钱谦益747

登缥缈峰 吴伟业751

龙门 顾炎武754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757

雪中望岱岳 施闰章760

登雨花台 魏禧762

怀州岁暮感怀 陈维崧766

读陈胜传 屈大均768

壬戍清明日 屈大均771

于忠肃墓 屈大均773

度大庾岭 朱彝尊776

江山望青山忆旧 王士祯779

秋柳 王士祯782

真州绝句(选二) 王士祯785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788

山行杂诗(选一) 赵执信791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793

马嵬(选一) 袁枚796

起早 袁枚799

春日偶吟 袁枚801

岁暮到家 蒋士铨804

暮夜醉归入寝门,似闻亡儿病中气息,知其尚为我候门也(其一) 赵翼806

小园 黎简808

杂感 黄景仁811

将之京师杂别 黄景仁814

1993《中国古代十大律诗精品赏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叶桂刚,王贵元主编 1993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