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和他的一家》求取 ⇩

第一章流泪的挽联3

“亲密的战友敬爱的爸爸慈祥的爷爷安息吧!”面对许世友家人充满思念的挽联,老天爷大受感动,突降暴风雨。隆重的追悼会和花圈的海洋。3

邓小平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去世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把骨灰撒入大海。他生前对许世友却表现了极度宽容。军装情——军装风波——豁口军装。8

“老杨,我完蛋了。”当心脏监护仪的显示波无情地拉成一条横线时,田普悲痛欲绝,伏在许世友的躯体上撕心裂肺地哭喊:“永别了,世友!”13

第二章少林和尚20

一天,一个从武汉来的人贩子出现在许家门口。许世友经常逃学,早上背着书包不去学堂,出村口就跟着放牛的小伙伴上山了。母亲对他扬起了巴掌,但手在半空中却停住了。20

许世友拜林子金为师傅。八岁的许世友怀揣母亲的一副银镯子和七个鸡蛋上了少林寺。少林寺的小杂役。许世友说:“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在少林寺只学了六年武艺,我在少林寺练了八年,比武松还要多两年。”24

小和尚下山。许世友出寺不到半年,竟连伤两条人命。妙兴怕连累寺里众人,掏出八块银元掷向跪在地上的许世友,说:“少林寺从来没有你这个人,也从没收过你这个徒弟,去吧!”30

十六岁的许世友听人说:“想吃饭,去当兵。队伍上管饭。”落魄的少林弟子只身赶到了洛阳,径直去招收童子军的地点报了名。连长乐金山是个山东大汉,说:“中!这个兵中!”许世友生前担任中国武术协会名誉主席。34

第三章战火中的婚姻40

投身农民运动,七次参加敢死队,五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多次负伤。母亲常常见儿子提着滴血的大刀回来,既高兴又担忧:该给儿成个家啦!40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第一个妻子朱锡明,为他吃尽苦头,留下长子许光,后在母亲的劝说下改嫁而去。二十多年后,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手捧朱锡明做的布鞋,长叹不已。43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二个妻子雷明珍。红军军长——骑兵司令——延安囚犯。在最需要温暖的时候,雷明珍叫人送来剪碎了的毛衣。许世友在原信上签上大名:“坚决离婚!”49

一见钟情,白头偕老——第三个妻子田普。威风司令——邋遢司令。奇特的相亲——神奇的婚礼。结婚四十余年,直到将军去世。许世友感叹地说:“田普是我一生的忠实伴侣。”并声言,来世还要做夫妻。55

身居高位大半辈子,许世友对爱情恪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贞专一。拒当寨主的“乘龙快婿”,恼火顶头上司张国焘的“不检点”,大骂江青是“臭婊子”,他一生最瞧不起的是“生活作风不好”的人。58

一则传闻。许世友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人死如吹灯,没有什么了不起。”二十五师从师长到战士,每人都有一把系红布的大刀,都是纯钢打的,连砍十几个铜板都不卷刃。万源保卫战,躲在后面的张国焘被敌人吓破了胆,用哭泣的声音打电话给许世友:“大面山能不64

第四章血胆虎将在沙场64

“拼命三郎”许世友声若洪钟:“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许世友一口气吼出五个“打”字,“打、打”之声不绝于耳。许世友的战斗动员只说了六个字:“只许进,不许退!”末了还补充:“动摇军心,杀头。消极避敌,杀头。见死不救,杀头。临阵逃脱,杀头。”许70

保卫根据地。鲁东第一大碉堡彻底覆灭。海阳县炸响的第一颗地雷和电影《地雷战》。许世友说:“没想到一颗小小的地雷,竟在胶东引发规模浩大的地雷战。”77

七十四师没他妈的什么了不起!许世友顿时虎起脸,一头钻进指挥所里。陈毅说:“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孟良崮拿下来。你们打掉一千,我给你们补一千。打掉两千,我给你们补两千!”许世友命令二十五师师长肖镜海:“你们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带头81

攻克济南,毛泽东临阵换大将,点名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许世友不顾腿伤还没养好,乘坐一辆美国军用吉普车日夜兼程赶到前方。许世友巧用“牛刀子”战术。91

许世友刚刚就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就与越南“西贡当局”打上了,而且是一场海战。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七十四岁高龄的老将军再试宝刀。104

第五章寻常百姓家113

许世友去世时,七个子女都是团以下的干部或专业人员,没有一个因他而“沾光”,“照顾”当上“大官”。113

亲爱的爸爸——粗心的爸爸。许世友想“教训”大女儿,可“铁砂掌”却挥向了小女儿。他带领孩子们高呼:“打倒压迫!打倒法西斯!”八十祝寿。118

“萝卜青菜,各人所爱”。许世友对子女的婚姻很“开明”,反对搞门当户对。叶群要调未来儿媳妇张宁去北京,许世友和田普居然把调令扣压下来。126

许世友一生俭朴,严于律己。彭德怀来视察,许世友只上四个菜:“不是我小气,我这个人看不得浪费,不爱摆谱……”130

许世友和他一家非常平易近人。一位记者在许世友背上重重砸了一下,许世友竟毫无反应。定格在永恒中的镜头。137

第六章忠孝大将军142

许世友是当代难得的大孝子。母爱像潮水般地向他漫来:把他从人贩子手里抢回,带着他讨饭,七只鸡蛋,二十块大洋,一副银镯……将军泪湿衣襟:接母亲到济南享福!142

两次回大别山探母。一个白天加两个晚上,没离开小屋一步。那盏小油灯伴着母子俩的乡音直到很晚很晚……离别时,将军举起右手,向母亲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145

将军常为自己不能侍候母亲而痛苦。一天,他把已是航海长的长子许光叫来,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回老家,代替我侍候奶奶,只要奶奶健在一天,就不能离开一步!148

“死了尽孝,为老母亲看坟。”将军弥留之际,又提出执拗三十年的“请求”——棺葬。一代伟人邓小平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挥毫写下“照此办理,下不为例”八个大字。151

父母取名“许仕友”,自己改名“许士友”,毛泽东改名“许世友”。将军开始敬重毛泽东……1953年,毛泽东点将他出兵朝鲜,真的成了“世界之友”。153

延安“叛逃事件”,许世友差点被枪毙。毛主席救了他:“张国焘与你们没有关系,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是好同志。”许世友流下热泪:“俺活着是您的兵,死了是您的鬼!”158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第二次救许世友。“中央出了反党集团怎么办?”面对毛泽东的提问,许世友“噌”地站起来:“我带兵北伐,保卫毛主席!”163

在许世友的心目中,毛泽东是“神”,是“万岁”,不会“仙逝”。毛泽东去世,他就一口咬定:“毛主席是被害死的!”168

第七章当代“周勃”173

毛泽东叮嘱许世友读的几本书,他真正读进去的是《汉书·周勃传》。为了立国安邦,他要当毛泽东之“剑”,当祖国和人民之“剑”。173

“你摸摸,我手是凉的,脚也是凉的。我只能当导演……不要选我当国家主席。”在庐山听了毛主席的谈话后,许世友举剑刺向林彪反党集团。178

许世友认定江青想当“吕后”。他一身正气,拍案而起:“你猖狂什么,主席在世,我让你三分。现在你再胡言乱语,我敢揍你!”183

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对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许世友这位“重臣”也表现出赤胆忠诚。他大步迎向邓小平,致了个最标准的军礼。190

第八章并非武夫的“许式幽默”200

位高权重时表示:“活着尽忠,死了尽孝。”退居二线时表态:“一不‘顾’二不‘问’。”这两个政治宣言,是许世友一生最精明的杰作。200

红军搞肃反,错杀了不少人,他为何能步步高升?全军大比武,两个人最卖劲,林彪把罗瑞卿整得跳楼,为何对他没下手……许世友为人处事有奥妙!207

“造反派”要批斗他,许世友想出“理由”躲进大别山。“造反派”要冲进来,许世友把机枪架得高高的,故意放出风声:“谁敢冲,就开枪!”——越是艰难的时候,许世友越有办法。215

不了解许世友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张飞、李逵,其实,他是智勇双全的一代战将。如果光凭一把大刀,就舞到大军区司令员,那是太小看他了。220

许世友枪随身带,还动不动就“枪毙你”——“掉包记”——“打猎不行,打鸟可以吧”……在政治舞台上,他以他的“心眼”创造了许多的“许式幽默”。223

第九章情义无价228

许世友英雄海量,一生未醉。许世友请客,无酒不成席。许世友喝酒,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许世友瓶酒释前嫌,摆宴泯恩怨。许世友用酒量“考核”出一个副司令。许世友压低声音很动情地说:“老聂,我们俩再喝一杯吧。”228

聂凤智和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战上海》、《长空比翼》、《开国大典》。聂凤智的夫人何鸣感动得不得了,这件事一直讲了二十多年。许世友把落难老战友聂凤智、陶勇等的孩子统统找来送到部队去当兵。许世友兴致勃勃地邀请聂凤智全家去南京长江大242

只要是不喜欢的人,许世友从不应酬,也不来往。只要认定一个人好,有时本人没有想到的事,许世友也能设身处地想到,办到。许世友为指挥“上甘岭战役”的王近山争待遇。陈锡联说:我先救了许司令一条命,许司令又救了我一条命。250

一个小参谋向许世友摔了电话机,许世友拿着话筒愣了一下。许世友愤怒了:“拿士兵的生命当儿戏,这是最可恶的自私!”上将一桌一桌地问过去:“你们吃得饱吗?”将军怒问团长、政委:“你们把我的老班长弄到哪里去了?”256

六十年代南京轰动一时的一场篮球赛。许世友在一次大会上说:“顾阿桃有什么罪?要说上当受骗,谁没有上过林彪的当?否则是要杀头的!”261

第十章“稻香村”村长266

毛泽东要许世友至少看五遍《红楼梦》。归隐南京的许世友自称读过六遍《红楼梦》,却连金陵十二钗也弄不清。中山陵八号被改造成“稻香村”。266

苏联军事顾问格尼哥柯回国前向许世友辞行,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这位平日不苟言笑的三星上将正熟练地用最原始的方法帮农民打稻谷。许世友看到那只近二十斤重的地瓜两眼放光,抱在怀里不肯放下来,让人拍了照片寄给毛泽东。许世友就像《水浒》上的鲁智深倒拔垂杨272

总揽江苏党政军大权的许世友热衷当“农业部长”。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拍桌子:“许世友的手伸得太长了,又来要我的城西湖,不行!”许世友发句话,女农科技术员一夜之间穿上了军装。没几天,一个工兵连就开进了卫岗前线话剧团。275

许世友每天早晨派工,指挥“生产队”生产劳动。“稻香村”村长一日三餐的食谱。在卧室里,用一个油罐头自制成的木炭炉炖火锅。一辈子没有穿丝袜尼龙袜,自己动手打布条草鞋。许世友空前绝后,在锦江饭店的总统套房里睡铺板。280

许世友接见河南新县老家来的两位地方官员时交待:“你们回去给我盖两间茅草屋,等我退下来以后,回去放牛。”画家范曾得知许世友少年时曾在家乡放过牛,特意为许世友画了一幅《放牛图》。孙中山的孙女重访旧居,赞叹“稻香村”。285

大儿子许光千里迢迢从大别山来南京探望,临走时许世友的礼品是一麻袋地瓜。每逢星期天两个小孙女来看望爷爷,许世友留给她们的竟是“稻香村”最好的点心:发硬的油条和麻花。“稻香村”特产:甘蔗。许世友把巧克力叫作“巧力克”。288

第十一章母亲,儿子来陪你了292

棺葬情——“工程处”——寻找好师傅。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派人在原始森林里伐了两棵百年楠木,昼夜不停地直运南京。292

“随葬三件宝”——神秘车队——风水宝地。田普在坟前流着眼泪:“娘,我把世友送还给您了!”295

他的传奇故事和光辉业绩,让喧闹的人间传颂、评说。许世友躺在母亲的怀抱里,躺在大别山的怀抱里,幸福地安睡了。300

后记304

附录一:许世友同志生平306

附录二:我的军人生涯——许世友将军自述311

1998《许世友和他的一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碧莲著 1998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许世友回忆录(1986 PDF版)
许世友回忆录
1986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邓拓和他的一家(1998 PDF版)
邓拓和他的一家
1998
许世友传奇  第一部(1987 PDF版)
许世友传奇 第一部
1987
许世友外传  下(1997 PDF版)
许世友外传 下
1997 北京:东方出版社
伊娃娜和他的朋友们(1957 PDF版)
伊娃娜和他的朋友们
1957 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0 PDF版)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980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孙中山和他的亲友(1988 PDF版)
孙中山和他的亲友
1988 广州:花城出版社
一代名将许世友(1998 PDF版)
一代名将许世友
1998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1994 PDF版)
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
1994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刘伯承和他的战友们(1992 PDF版)
刘伯承和他的战友们
1992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1990 PDF版)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199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棋手和他的女友(1986 PDF版)
棋手和他的女友
1986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许世友的晚年岁月(1995 PDF版)
许世友的晚年岁月
1995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许世友外传(1997 PDF版)
许世友外传
1997 北京:东方出版社
许世友传奇(1987 PDF版)
许世友传奇
198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