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方言志》求取 ⇩

第一章 概说1

1.1 地理概况1

1.2 历史沿革2

1.3 音标符号3

1.4 古音概说11

1.5 通山方言概况23

第二章 语音分析39

2.1 声母39

2.2 韵母39

2.3 声调41

2.4 语音特点42

2.5 文白异读49

2.6 合音57

第三章 同音字表58

第四章 通山语音和北京语音的比较91

4.1 声母的比较91

4.2 韵母的比较96

4.3 声调的比较107

第五章 分类词表109

凡例109

1.天文110

2.地理112

3.时序113

4.农事115

5.农具119

6.植物121

7.动物126

8.房屋、器具130

9.人品135

10.亲属138

11.身体140

12.病痛143

13.衣着穿戴145

14.饮食148

15.红白大事153

16.迷信156

17.日常生活157

18.讼事、纠纷161

19.交际164

20.工商165

21.文化教育167

22.游戏170

23.动作、心理172

24.位置179

25.代词179

26.形容词181

27.副词等184

28.介词等186

29.数量词187

30.詈词举例188

附录 关于本字的一些说明189

第六章 语法特点191

6.1 重叠191

6.2 语缀194

6.3 “得”、“箇”198

6.4 “只”、“只果”、“只是”199

6.5 子尾199

6.6 词素的位置200

6.7 副词的次序200

6.8 量词201

6.9 数量词的省略201

6.10 句式202

第七章 语法例句204

第八章 标音举例211

8.1 俗语211

8.2 农谚215

8.3 歇后语217

8.4 儿歌218

8.5 山歌221

8.6 笑话223

8.7 传说228

8.8 故事230

后记235

1994《通山方言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群建编著 1994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