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药进展 3》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杀虫剂1

一、引言1

二、拟除虫菊酯1

(一)拟除虫菊酯研究发展概况2

1.醇组分结构的改造3

2.菊酸结构的改造5

3.酯基结构的改造8

4.立体有择合成10

(二)拟除虫菊酯(PYR)化学合成11

1.除虫菊酸合成11

(1)〔2+1〕环加成合成环丙烷羧酸11

(2)经蒈醛合成环丙烷羧酸18

(3)分子内亲核取代合成环丙烷羧酸21

(4)环丁酮法合成菊酸衍生物25

(5)由天然产物合成菊酸衍生物27

(6)除虫菊酸异构体分离及转化29

(7)其他除虫菊酸合成33

(1)间苯氧基苯甲醇(醛)合成34

2.除虫菊醇合成34

(2)a-氰基间苯氧基苯甲醇及其衍生物合成36

(3)5-苄基-3-呋喃甲醇37

(4)N-羟基-3,4,5,6-四氢化邻苯二甲酰亚胺37

(5)2-烯丙基-4-羟基-3-甲基环戊烯-2-酮-〔1〕37

(6)3-苯胺基苯甲醇38

(7)4-氟-3-苯氧基苯甲醛38

(8)五氟苯基甲醇38

(9)1-乙炔基-2-甲基-2-戊烯-1-醇38

3.拟除虫菊酯合成方法38

(3)羧酸酰卤与醇、醛反应39

(1)羧酸与醇脱水39

(2)羧酸盐与取代苄醚等反应39

(4)酯交换反应40

(5)由环丁酮直接合成腈醇酯40

(6)光学活性除虫菊酯合成40

(7)差向异构技术在拟除虫菊酯主体有择合成中的应用43

4.发酵法制造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43

(三)拟除虫菊酯抗性问题44

1.昆虫对除虫菊酯抗性44

参考文献45

2.家蝇对除虫菊酯抗性机制和遗传特性45

三、有机磷杀虫剂49

(一)不对称磷酸酯的研究49

1.O-烷基S-烷基O-取代芳基硫代(或二硫代磷酸酯)49

2.O-烷基O-芳基(或取代乙烯基)N-烷基硫代磷酰胺类53

(二)环状磷酸酯的研究54

1.五元环状磷酰胺55

2.具有笼状结构的双环磷酸酯57

参考文献58

四、氨基甲酸酯杀虫剂[19]59

(一)N-芳硫基以及N-烷硫基氨基甲酸酯62

(二)N,N′-硫双氨基甲酸酯64

(三)N-二烷氨硫基氨基甲酸酯66

(四)N-磷酰氨硫基氨基甲酸酯68

(五)N-氨基酸酯硫基氨基甲酸酯69

(六)N-亚磺酰胺或亚磺酸酯氨基甲酸酯69

(七)N-烷氧硫基氨基甲酸酯70

(八)N-芳(或烷)连二硫基氨基甲酸酯70

(九)N-磺酰基氨基甲酸酯71

1.苯甲酰基苯基脲类衍生物73

五、其他类型杀虫剂73

(一)昆虫生长调节剂73

2.吡唑啉类衍生物74

3.噻二嗪类衍生物75

(二)仿生杀虫剂76

1.动物体的活性物质76

2.植物体的活性物质77

3.昆虫体的活性物质78

1.Peropal(azocyclotin)79

(三)杀螨剂79

4.微生物中的活性物质79

2.Cropotex(flubenzimine)80

3.Bisclofentezin(NC 21314)80

4.DPX-379281

5.JH 38881

6.UBI-T93082

7.UC-5524882

8.Fenothiocarb82

2.Nifluridide(EL-468)83

1.Amdro(AC 217300)83

9.Nisorun(NA-73)83

(四)其他83

3.32861RP84

4.SD3565184

5.SN 7212985

参考文献85

第二章杀菌剂88

一、引言88

二、非内吸性杀菌剂90

(一)取代苯类90

1.百菌清90

2.稻瘟酞90

(二)硫氰酸酯类90

1.701290

2.万亩定91

(四)N-取代二甲酰亚胺类91

1.氟安利91

(三)吡啶类91

2.免疫丹91

1.病定清91

2.普杀丹及其类似物92

3.菌核利92

4.灰霉利92

5.克菌利93

6.抑菌利93

7.防霉因93

1.灭菌特94

2.纹枯灵94

(五)脲类94

(六)唑类96

氟美唑96

(七)有机磷类96

1.灭菌磷96

2.威菌磷96

3.立除磷96

4.稻枯磷97

(八)脂肪烃类97

克菌肟97

(九)其他新品种98

(十)某些非内吸性杀菌剂的合成方法98

参考文献101

(一)取代苯类103

地茂散103

(二)硫氰酸酯类103

扑杀安103

三、内吸性杀菌剂103

(三)吡啶类104

1.吡氯灵104

2.敌灭啶104

(五)N-酰基-a-氨基酸类105

1.甲霜灵105

速灭利105

(四)N-取代二甲酰亚胺类105

2.呋霜灵106

3.氯霜灵106

4.异霜灵106

5.内霜灵107

6.恶霜灵107

7.赛霜灵108

8.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108

(六)唑类109

1.抑霉唑110

2.抑菌腈112

3.葡菌灵112

4.叶锈特113

5.三环唑113

6.乙环唑113

7.丙环唑114

8.三唑酮115

9.三唑醇116

10.苯唑醇117

11.氯唑醇118

12.烯唑醇118

(七)噁唑和噻唑类119

1.立枯灵119

2.多霉净119

3.灭枯酮120

4.噻菌灵120

5.异噻菌灵120

6.氯噻灵120

(十)取代甲醇类121

1.甲菌定、乙菌定和磺菌定121

1.嘧菌醇、氯嘧菌醇和氟嘧菌醇121

1.敌枯唑、敌枯双及其衍生物121

2.氯唑灵121

(八)噻二唑类121

(九)嘧啶类121

2.氟唑醇122

(十一)甲酰胺类122

1.丹菌灵122

2.氟丹菌灵125

3.白叶减125

2.涕必灵126

3.多菌灵126

1.麦穗宁126

(十二)苯并咪唑类126

4.苯菌灵127

5.氰菌灵127

6.醚菌灵128

7.疫菌灵128

8.氯菌灵128

9.其他带有侧链的苯菌灵类似物128

11.多菌灵的类似物129

10.可转化成多菌灵的化合物129

1.嗪氨灵和苯氨灵130

2.吗氨灵130

(十四)吗啉类130

1.克菌啉和吗菌灵130

(十三)三氯乙基酰胺类130

2.丙菌灵131

3.吗啉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与活性的关系〔288〕131

(十六)有机磷类134

1.定菌磷134

三环胺134

(十五)其他含氮杂环134

2.乙磷铝135

(十七)脂肪烃类135

1.稻瘟灵135

2.卵菌灵136

(十八)一些内吸性杀菌剂的合成方法137

参考文献147

1.卵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已有药可治154

四、进展、问题和前景154

(一)进展154

2.代汞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55

3.在内吸性杀菌剂传导方式上的研究有突破156

4.出现一批高效和长效的杀菌剂157

5.涌现出一批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158

(二)同题166

1.致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166

2.杀菌剂的慢性毒性170

3.杀菌剂对微生物生态平衡的影响172

(三)前景172

1.杀菌剂开发方法的研究173

2.非内吸性杀菌剂老药的利用和新药的开发178

3.继续开发新的内吸性杀菌剂179

4.开展多样的植病防治途径的研究181

附录新杀菌剂一览表185

参考文献193

一、引言197

第三章除草剂197

4.有机磷类198

1.芳氧羧酸类及二芳醚类198

(二)除草剂的合成路线(举例)198

6.酰胺类198

5.取代脲类198

7.其他198

3.杂环类198

2.二芳醚类198

1.芳氧脂肪酸羧酸衍生物198

(一)开发和研究的新除草剂198

二、近年国外开发和研究的新品种及除草剂发展的趋势198

2.杂环类211

3.有机磷类212

4.取代脲类213

5.酰胺类214

6.其他类214

(三)除草剂研究发展的趋势216

5.有机磷除草剂逐渐增多217

4.二芳醚类除草剂近年仍然被人们所注意217

三、除草剂降解代谢的研究217

2.重点开发芽后茎叶喷洒用的除草剂217

1.高效除草剂得到发展217

3.新除草剂中许多是含氮杂环化合物217

3.脱氨218

(二)二芳醚类除草剂在高等植物中的代谢218

4.均三嗪裂解218

(三)Plimmer等关于2,4,5-涕及Sethoxydim的研究工作218

2.脱烷基218

1.水解218

(一)均三嗪类除草剂218

四、除草剂的解毒剂(又称安全剂)219

(一)除草剂解毒剂的用途219

(二)主要的除草剂解毒剂219

1.NA(1,8-萘二甲酸酐)〔111〕219

2.N-苯磺酰氨基甲酸酯〔112〕219

3.OM(1,8-辛二胺)〔113〕219

4.N,N-二烯丙基-2,2-二氯乙酰胺(R-25788)〔114〕220

5.2-苯氧基苯甲酸〔115〕220

6.2-氯-4-三氟甲基5-噻唑羧酸及其衍生物〔116〕220

9.1-萘甲酸〔119〕221

8.通式为Ⅳ的安全剂〔118〕221

7.3-氯-5-苯基-4-异噻唑羧酸(Ⅲ)〔117〕221

10.环内桥甲撑基四氢邻苯二甲酸222

五、除草剂今后的发展方向222

1.杂草的抗性问题222

2.除草剂的混合制剂222

3.杂草的综合防除问题222

4.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除草有效物质222

参考文献223

一、引言226

第四章植物生长调节剂226

二、近年各国在研究工作中发现的新植物生长调节剂227

(一)羧酸及其衍生物227

1.Rost-6(Ⅰ)〔1〕227

2.3-苯氧苄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Ⅱ)〔2〕228

3.3-t-丁基苯氧乙酸丙酯(M and B 25,105)〔3〕228

4.二卤代苯氧丙酸及其衍生物〔4〕228

5.尼古丁酰胺(Nicotinic acid)〔5〕228

11.L-2-氨基4-(2-氨基乙氧)-反式3-丁烯酸HCI(AVG)〔11〕229

10.氯乙酰胺基酸酯(Ⅶ)〔10〕229

9.吡啶氧基-苯氧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物229

8.氯乙酰苯基甘氨酸烷氧乙酯(Ⅴ)〔8〕229

6.2-甲氧基-3,6-二氯苯甲酸呋喃甲-2′-基酯(Ⅲ)〔6〕229

7.1-氨基环丙烷-1-羧酸(Ⅳ)〔7〕229

(二)杂环类230

1.五元环230

2.六元环231

二硫代磷酸酯混合剂232

1.Pix(Ⅰ)〔24〕232

(四)季胺盐类232

2.1-苯基-3-(1,2,3-噻二唑-5-基)脲-O,O-二甲基巯基(吗福啉羰基甲基)232

1.5-异噁唑基脲(Ⅰ)〔22〕232

(三)取代脲类232

2.四异戊胺卤化物(Ⅱ)〔26〕233

3.N,N-二甲基吗福啉氯化物(Ⅲ)〔27〕233

4.2-氨基6-甲基苯甲酸二乙醇胺盐(Ⅳ)〔28〕233

5.喹啉盐衍生物233

(五)有机磷类233

1.膦酸酯和硫代磷酸酯〔30〕233

2.N-(2-氰乙基)-N-膦酸甲基甘氨酸(Ⅲ)〔31〕233

7.三丁基(5-氯-2-噻吩)甲基膦氯化物(Ⅷ)〔36〕234

6.二烷基二硫代磷酰基乙酰甘氨酸乙酯(Ⅶ)〔35〕234

8.卤代烷基膦酸与酰胺的混合物或加成物(Ⅸ)〔37〕234

4.氨基甲酰基膦酸酯(Ⅴ)〔33〕234

5.O,O-二异丙基与苯基硫代磷酸酯(Ⅵ)〔34〕234

3.O-甲基-O-2-硝基4-甲基苯基N-异丙基硫代磷酰胺酯(Ⅳ)〔32〕234

9.1-(N-正丁基)氨基1-(O,O-二乙基)磷酸酯酰基环己烷(Ⅺ)〔38〕235

(六)酰胺类235

1.N,N-二乙基a-萘氧丙酰胺(Ⅰ)〔39〕235

2.氯乙酰胺衍生物(Ⅱ)〔40,41〕235

(七)其他235

1.三十烷醇(TRIA)〔42,43〕235

2.乙烯类〔47〕236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举例)238

(一)N-氯乙酰氨基酸乙酯(Ⅰ)〔56〕238

(二)膦酸氨基酸衍生物(Ⅱ)〔57〕238

(三)KMS-1——化学杀雄剂〔58〕239

(四)新棉花脱叶剂Dropp〔59〕239

(五)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60〕240

(六)1-三十烷醇240

(七)膦酸季胺盐(Ⅰ)〔64〕241

参考文献241

1990《国外农药进展 3》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所编译 1990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药研究进展(1990 PDF版)
中药研究进展
1990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药理学进展  (1986)(1987 PDF版)
药理学进展 (1986)
1987
药理学进展(1981)(1982年10月第1版 PDF版)
药理学进展(1981)
1982年10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药物进展( PDF版)
临床药物进展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国外农药进展文集(1984 PDF版)
国外农药进展文集
1984
医药学新进展(1999 PDF版)
医药学新进展
199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药理学进展  1981(1982 PDF版)
药理学进展 1981
198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显微外科进展  第3卷(1998 PDF版)
显微外科进展 第3卷
1998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药学进展(1985 PDF版)
临床药学进展
198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理学进展  1982(1984 PDF版)
药理学进展 1982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进展  1979(1981 PDF版)
药理学进展 1979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进展  1998(1998 PDF版)
药理学进展 1998
19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国外农药进展  2(1979 PDF版)
国外农药进展 2
197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第3册(1995 PDF版)
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第3册
1995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国内外中医药科技进展  1990(1990 PDF版)
国内外中医药科技进展 1990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