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工程学 增订版》求取 ⇩

第一章总论1

1.1 绪论1

1.2 下水道的发展2

1.3 下水道的组成4

1.4 下水道的种类5

1.5 下水道的趋势7

1.6 下水道的效益8

1.7 下水道行政、财政8

第二章下水道工程计划11

2.1 基本调查11

2.2 计划区域13

2.3 计划年限13

2.4 排水方式14

2.5 下水道排水系统17

2.6 排水面积19

2.7 放流口20

2.8 管线20

2.9 抽水站及污水处理厂21

2.10 下水道工程计划报告书22

第三章污水量25

3.1 人口预测25

3.2 家庭污水33

3.3 工业废水35

3.4 地下水渗水量35

3.5 降雨强度37

3.6 暴雨资料及暴雨率公式之推算38

3.7 集流时间49

3.8 迳流系数49

3.9 迳流量之计算55

3.10 雨水滞留58

3.11 计划污水量59

第四章下水道管渠65

4.1 管渠之形状65

4.2 管渠水力计算67

4.3 管渠之材料77

4.4 管材料检验80

4.5 管渠之内面保护82

4.6 管渠之强度90

4.7 基础102

4.8 埋深及位置103

4.9 管渠之接合及接头104

4.10 倒虹吸管110

4.11 人孔114

4.12 雨水溢流设施118

4.13 放流口121

4.14 雨、污水井及连接管122

4.15 排水设备127

第五章下水道管线系统设备133

5.1 细部规划133

5.2 雨水下水道管线系统设计136

5.3 污水下水道管线系统设计143

5.4 合流式下水道管线系统设计148

第六章管渠施工159

6.1 施工准备159

6.2 明挖施工法160

6.3 隧道施工法171

6.4 辅助工法190

第七章抽水站及抽水机195

7.1 抽水站之组成195

7.2 基本事项195

7.3 沉砂池197

7.4 栏污栅205

7.5 闸门207

7.6 抽水井208

7.7抽水机211

7.7.1 抽水机之种类211

7.7.2 口径213

7.7.3 总扬程214

7.7.4 损失水头215

7.7.5 标准特性221

7.7.6 抽水站用抽水机选择224

7.7.7 轴动力及原动机出力226

7.7.8 基础、配管施工228

7.7.9 抽水机之并列及直列运转229

7.7.10 抽水量之调节232

7.7.11 孔蚀现象232

7.7.12 水锤作用及调压水槽235

7.7.13 抽水机之操作方式237

7.7.14 抽水机之操作控制237

7-8量水设备238

第八章下水性质245

8.1 概说245

8.2 好氧性分解及厌氧性分解245

8.3 污水的一般性质247

8.4 下水之水质负荷266

第九章水污染及自净作用271

9.1 水污染271

9.2 水污染的影响271

9.3 自净作用273

9.4 水污染调查279

9.5 水利用与水质标准284

9.6 河川溶氧平衡289

9.7 河川自净率300

9.8 河川水质规划301

9.9 污水海洋处分304

9.10 海洋污染及海域水质标准305

9.11 海洋之稀释扩散307

9.12 放流管设计314

第十章污水处理319

10.1 概说319

10.2 污水处理之基本方法319

10.3 污水处理方法之选择321

10.4 水肥处理324

10.5 计划污水处理量及计划水质326

10.6 处理厂配置328

10.7 处理厂内水位关系329

10.8 工程设施333

第十一章初级处理337

11.1 概说337

11.2 过筛及沉砂池337

11.3 最初沉淀池337

11.4 油脂分离槽351

11.5 化粪池352

第十二章二级处理363

12.1 概说363

12.2活性污泥法365

12.2.1 活性污泥法之原理365

12.2.2 BOD负荷量374

12.2.3 污泥龄及污泥停留时间376

12.2.4 曝气时间377

12.2.5 活性污泥之沉降性377

12.2.6 污泥回流量379

12.2.7 曝气槽内之水流380

12.2.8 曝气方式381

12.2.9 曝气385

12.2.10 污泥产生量394

12.2.11 活性污泥法各种处理方式395

12.2.12 纯氧曝气401

12.2.13 影响活性污泥法之因素402

12.2.14 活性污泥法操作管理406

12.3 滴滤法411

12.4 旋转生物圆板法425

12.5 氧化池436

12.6 最终沉淀池439

12.7 消毒442

第十三章污泥之处理与处分451

13.1 概说451

13.2 污泥浓缩452

13.3 污泥消化460

13.4 污泥晒干477

13.5 污泥之机械脱水479

13.6 污泥输送498

13.7 污泥处理之分离液499

13.8 污泥烘干及焚化499

13.9 污泥堆肥化504

13.10 污泥最终处分506

第十四章污水三级处理511

14.1 概说511

14.2 污水三级处理的目的511

14.3 三级处理去除物质512

14.4 悬浮物及胶凝物的去除514

14.5 色及嗅的去除515

14.6 磷之去除515

14.7 氮之去除515

14.8 溶解盐类的去除517

14.9 活性碳吸附519

14.10 臭氧处理524

第十五章工业废水管制及处理525

15.1 概说525

15.2 工业废水对下水道之影响525

15.3 工业废水之管制528

15.4 工业废水水质改善方法528

15.5 处理方式之选择529

15.6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529

第十六章下水道营运管理539

16.1 概说539

16.2 公告·台账539

16.3 下水道建设费·使用费541

16.4 排水设备改装制度545

16.5 工业废水之管制措施547

16.6 管线设施之维护管理549

16.7 处理厂之操作管理551

16.8 水质管理556

参考文献561

附表565

建议570

1984《下水道工程学 增订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欧阳峤晖编著 1984 长松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