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系统安全管理》求取 ⇩

总论化学工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问题1

1.安全的基本概念1

2.企业中安全管理的地位1

目录1

3.化学工厂的安全管理2

3.1.技术革新2

3.2.规模扩大和联合企业的形成3

3.3.作业内容的变化3

3.5.安全管理专职部门4

1.4.1.3.安全管理组织和日常业务 64

3.4.安全管理的实施4

3.7.教育和训练5

3.6.安全管理的有关标准5

3.8.共同调查研究6

4.结束语6

1.1.2.安全管理8

第一章理想的安全体制和应具备的条件8

1.1.1.最佳化计划8

第1节 安全管理的最佳化计划8

1.1.3.系统工程学的分析9

1.1.4.1.对于物质和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评价11

1.1.4.安全性评价11

1.1.4.2.人的因素的安全性评价13

1.1.5.工厂诊断15

1.1.5.1.企业内部评价15

1.1.5.2.由第三者进行的防灾诊断21

1.1.6.理论的分析22

笫2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25

1.2.1.最近事故情况及其原因和预防措施(关于化学灾害事故)25

1.2.2.政府和法制26

1.2.3.2.石油化学工业的安全管理27

1.2.3.安全管理和企业的责任(企业和联合企业的安全问题)27

1.2.3.1.石油化工的发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27

1.2.3.3.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安全管理30

1.2.4.安全教育的系统化30

1.2.5.安全工程师31

2.1.1.引言 131

笫3节安全管理体制及运用32

1.3.1.引言32

1.3.2.安全管理的任务和评价32

1.3.2.1.安全管理的任务32

1.3.2.2.安全管理的评价33

1.3.3.企业组织中安全机构的地位35

1.3.3.1.公司的组织35

1.3.3.2.公司组织中安全部门的地位36

1.3.3.3.安全职能的评价事例36

1.3.3.4.公司安全组织的职能与任务38

1.3.4.企业各部门在安全方面的活动40

1.3.4.1.预测业务和情报、资料的应用40

1.3.3.5.按照企业特点,确定管理体制40

1.3.4.2.各部门在预防事故方面的业务41

1.3.4.3.从工艺开发到装置建成的程序和安全检查41

1.3.4.4.各阶段在安全上的讨论重点43

1.3.4.5.安全计划的编制及其实施44

1.3.4.6.基本计划和实施计划的编制(例)48

1.3.4.7.自主安全审查体制51

1.3.4.8.根据安全职责范围应确立的体制51

1.3.4.9.安全部门协调工作的任务51

1.3.5工厂作业安全体制51

1.3.5.1.综合安全管理51

1.3.5.2.向紧急事态过渡53

1.3.5.3.昼、夜值班54

1.3.6.2.事故事例和预防措施56

1.3.6.社会灾害和第三者灾害的预防56

1.3.6.1.社会灾害和第三者灾害的定义56

1.3.5.4.与公司的联系56

1.3.6.3.向政府及地区的联系和报告57

1.3.7.1.安全部门的业务和安全工程师的活动57

1.3.7.安全工程师的职能和作用57

1.3.7.2.安全工程师的任务58

1.3.7.3.安全工程师的地位58

1.3.7.4.安全工程师的评价和待遇59

1.3.8.情报、资料的收集与运用59

第4节 安全管理的运用和要点60

1.4.1安全管理组织的运用和要点60

1.4.1.1.安全管理的基本组织60

1.4.1.2.安全管理组织的运用重点60

1.4.1.4.管理组织中的安全管理者65

1.4.1.5.第一线管理者的安全职责66

1.4.1.6.维修和安全管理组织67

1.4.2.安全委员会的活动要点68

1.4.2.1.安全管理的反馈(Feed back)机能68

1.4.2.2.安全委员会的活动69

1.4.3.安全教育活动和要点71

1.4.3.1.安全管理的重点71

1.4.3.2.安全知识教育的要点71

1.4.3.3.讨论式的安全教育72

1.4.3.4.安全教育中的安全知识材料73

1.4.3.5.安全技能教育的要点73

1.4.3.6.安全技能的定型化74

1.4.3.7.安全态度教育76

2.3.2.5.容器 178

1.4.3.8.安全教育的手段及其效果80

1.5.1.安全点检的必要性81

第5节 进行安全点检的方法及编制安全标准要点81

1.5.1.1.生产设备的点检82

1.5.1.2.操作环境的安全点检86

1.5.2.安全诊断88

1.5.2.1.由部外专家进行的安全诊断89

1.5.2.2.由部内管理者进行诊断95

1.5.2.3.由部内操作者自己进行诊断95

1.5.3.编制安全标准的要点96

1.5.3.1.编制禁止作业标准的要点96

1.5.3.2.安全标准操作卡编制要点98

第6节发生异常时的安全措施99

1.6.1.化工厂异常情况的特点和防灾措施99

1.6.1.1.异常的定义99

1.6.1.2.化工厂“异常”的特点100

1.6.1.3.异常时基本措施——其一〈第一阶段,操作阶段的异常〉100

1.6.1.4.异常时基本措施——其二〈第二阶段,火灾·爆炸〉103

1.6.1.5.异常时基本措施—其三〈第三阶段,重大灾害·人身伤亡〉104

1.6.2.1.设计阶段的准备105

1.6.2.发生异常状态的事前准备105

1.6.2.2.事故、灾害发生时的安全措施107

1.6.3.结束语111

1.6.3.1.建立紧急安全体制112

1.6.3.2.情况判断和指挥112

1.63.3.设立重大灾害本部112

1.6.3.4.异常事态的终结和本部的解散112

第7节 有关联合企业安全、防灾的法律体系113

1.7.1.引言113

1.7.2.联合企业与安全防灾113

1.7.2.1.联合企业的概念113

1.7.2.2.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115

1.7.2.3.联合企业的发展116

1.7.3.联合企业的安全防灾法规120

1.7.2.4.联合企业的定义120

1.7.3.1.消防法121

1.7.3.2.高压气体管理法123

1.7.3.3.防灾措施基本法规125

1.7.4.石油联合企业的防灾法案125

1.7.4.1.法案确定的过程125

1.7.4.2.法案的概要126

第1节建厂时在安全管理上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131

第二章安全管理技术上的各种问题131

2.1.2.工厂用地的选择132

2.1.2.1.在选择用地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133

2.1.2.2.地形133

2.1.2.3.地质133

2.1.2.4.环境133

2.1.2.5.供水和排水133

2.1.2.7.工厂所在区域内的工厂用地134

2.1.2.6.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134

2.1.3.工厂内各种设备的布置135

2.1.4.装置的布置138

2.1.5.机器的布置142

2.1.6.各类备品放置场地的布置143

2.1.7.其他管理144

2.1.8.结束语144

笫2节 石油贮罐维护和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145

2.2.1.引言145

2.2.2.各界的动向145

2.2.3.石油贮罐事故举例147

2.2.3.1.由于基础地基破坏而引起的事故147

22.3.4.使用管理上的事故148

2.2.3.5.天灾引起的破坏事故148

2.2.3.3.腐蚀引起的事故148

2.2.3.2.侧面板的脆性破坏事故148

2.2.4.1.材料方面的注意事项149

2.2.4.2.防漓材料149

2.2.3.6.其他事故149

2.2.4.设计、建设管理时的注意事项149

2.2.4.3.侧面板150

2.2.4.4.底板150

2.2.4.5.基础151

2.2.4.6.顶盖153

2.2.4.7.焊接153

2.2.5.使用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155

2.2.5.1.防止爆炸155

2.2.5.2.防止因腐蚀造成泄漏155

2.2.5.3.非均匀下沉156

2.2.5.4.其他158

2.2.6.维护检修方面的有关问题158

2.2.6.1.基础的修复158

2.2.6.2.其他160

2.2.7.结束语161

第3节 石油静电安全管理问题161

2.3.1.石油产品的带电问题162

2.3.1.1.石油产品的带电162

2.3.1.2.管道内壁和材质的影响164

2.3.1.3.过滤器的影响164

2.3.1.4.电阻率和带电倾向164

2.3.1.5.水分的影响166

2.3.1.6.随着飞沫流出的带电166

2.3.1.7.电荷的衰减和放电167

2.3.2.防止事故的措施172

2.3.2.1.汽车油罐173

2.3.2.2.油槽车176

2.3.2.3.小型油船176

2.3.2.4.贮油罐177

2.3.3.石油以外的静电问题179

2.3.3.1.人体的带电179

2.3.3.2.伴随高压气体喷出的静电带电182

2.3.4.事故举例186

2.3.5.结束语193

笫4节 泄漏气体的检测和安全管理上的各种问题194

2.4.1.引言194

2.4.2.事故原因和气体泄漏检测方法195

2.4.2.1.事故原因195

2.4.2.2.气体、蒸气的性质和危险性195

2.4.2.3.气体泄漏的检测方法198

2.4.3.1.可燃性气体、有毒气体和氧的检测原理199

2.4.3.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及系统199

2.4.3.2.检测及报警装置的组成202

2.4.3.3.检测及报警系统(总体构成)203

2.4.3.4.配置检测及报警装置的条件204

2.4.4.运行状况和维护检修207

2.4.4.1.各种条件下的气体检测和报警207

2.4.4.2.维修、检查208

2.4.5.结束语208

第5节 防爆电气设备设计的各种问题209

2.5.1.序209

2.5.2.可燃气爆炸和防止爆炸的一般方法209

2.5.2.1.可燃气爆炸现象209

2.5.2.2.气体爆炸的极限条件210

2.5.2.3.防止气体爆炸的一般方法210

2.5.3.爆炸性气体的危险等级分类211

2.5.3.2.爆炸等级212

2.5.3.3.实际的危险等级分类212

2.5.4.电气设备防爆构造的必要条件212

2.5.4.1.各种防爆构造的共同要点212

2.5.3.1.自燃等级212

2.5.4.2.耐压防爆构造215

2.5.4.3.充气防爆构造216

2.5.4.4.充油防爆构造216

2.5.4.5.增安型防爆构造217

2.5.4.6.本质安全型防爆构造218

2.5.5.危险场所的判断219

2.5.5.1.危险场所的定义219

2.5.5.2.危险场所的分类219

2.5.5.3.危险场所的确定219

2.5.6.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220

2.5.5.4.危险场所的范围220

2.5.6.1.防爆构造的选择221

2.5.6.2.防爆性能的确认221

2.5.6.3.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讨论223

2.5.6.4.维修问题223

2.5.7.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223

2.5.7.1.设置场所223

2.5.7.2.电气设备的安装223

2.5.7.3.外部配线的连接226

第6节 化工厂的消防设备与最佳配备227

2.6.1.概要227

2.6.1.1.名词的含义227

2.6.1.2.消防设备的种类与机能230

2.6.1.3.最佳配备考虑的问题231

2.6.2.存在的几个问题232

2.6.2.1.关于火灾规模的设想不统一233

2.6.2.2.消防能力评价不明确234

2.6.2.3.消防手段的效率低234

2.6.2.4.火灾开始时现场情报不充分235

2.6.2.5.消防设备的能力不足235

2.6.2.6.消防设备的维修管理不完善235

2.6.3.目前应采取的措施235

2.6.3.1.自主地进行火灾设想236

2.6.3.2.消防系统的现场训练236

2.6.3.3.确立网目状消防战术236

2.6.3.4.防灾中心与现场之间的情报管理的联络系统化236

2.6.3.5.消防设备二重、三重备用系统的研究和设置236

2.6.3.6.加强消防设备维修管理体制236

2.6.4.2.联合企业消防情报管理系统的现场联络240

2.6.4.1.消防系统的典型化240

2.6.4.将来的课题240

2.6.4.3.监察厅及情报管理系统的现场联络241

2.6.4.4.合理集中联合企业内部消防战斗能力241

2.6.4.5.地震防灾措施的改善241

2.6.4.6.促进消防设备的技术发展241

2.6.5.期望的理想状态241

2.6.5.1.安全管理状况241

2.6.5.2.安全诊断242

2.6.5.3.加强维修管理243

2.6.5.4.实施安全训练243

2.6.5.5.加强安全情报工作243

笫7节 化工厂的个人防护用品243

2.7.1.个人防护用品概论243

2.7.2.头部保护用品244

2.7.3.1.防护眼镜245

2.7.3.眼和面部的防护用品245

2.7.3.2.镜片246

2.7.3.3.面部防护用品247

2.7.4.耳防护用品248

2.7.5.呼吸器官防护用具249

2.7.5.1.防尘面具250

2.7.5.2.防毒面具251

2.7.5.3.送气式防毒面具253

2.7.5.4.空气呼吸器254

2.7.5.5.开放式氧气呼吸器256

2.7.5.6.循环式氧气呼吸器257

2.7.6.护身用品258

2.7.6.1.劳动卫生保护服258

2.7.5.8.简易救生器和自救器258

2.7.5.7.带氧气发生器的氧气呼吸器258

2.7.6.2.耐热、耐寒服260

2.7.6.3.静电服等262

2.7.7.手的防护用品263

2.7.8.足部防护用品264

第8节 安全色标266

2.8.1.颜色266

2.8.2.颜色的三个属性267

2.8.3.颜色的特性267

2.8.4.安全色彩的JIS标准268

2.8.4.1.安全色彩使用规则(JIS Z 9101)268

2.8.4.2.荧光安全色彩使用规则(JIS Z 9106)271

2.8.4.3.安全色光使用规则(JIS Z 9104)272

2.8.4.4.管路识别(JIS Z 9102)272

2.8.5.化工厂与色彩调节274

2.8.5.1.色彩调节的起源274

2.8.4.5.防灾标志274

2.8.5.2.外部颜色的调配275

2.8.5.3.内部颜色的调配275

第三章装置系列操作的安全措施277

第1节 装置系列的效率问题和安全措施277

3.1 1.装置系列的效率问题277

3.1.1.1.备用设备和备用系列的概念277

3.1.1.2.新技术的寿命和淘汰280

3.1.1.3.装置的设计和更新282

3.1.2.化工装置的安全措施282

3.1.2.1.对大型化和未采用过的极限条件的考虑282

3.1.2.2.循环使用中组分的变化和杂质的聚集283

3.1.2.3.理想的流程模式和实际的流程284

3.2.1.事故类型的变化286

第2节 系统化时代的电气安全286

3.2.1.1.局部性事故287

3.2.1.2.系统性事故287

3.2.1.3.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287

3.2.2.安全法令方面的对应措施289

3.2.2.1.劳动安全卫生法291

3.2.2.2.美国劳动安全卫生法(OSHA)292

3.2.3.电气安全系统的技术规则292

3.2.3.1.提高可靠性的方法295

3.2.3.2.自动防止故障及安全自锁装置的方法297

3.2.3.3.提高维修工作的方法298

3.2.4.本质安全化299

3.2.4.1.本质安全设备299

3.2.4.2.本质安全化系统300

3.2.5.关于最佳产品系统301

3.2.5.1.解决措施的提案301

3.2.5.2.今后的问题302

第3节 工艺流程测试仪表的安全措施和系统303

3.3.1.测试仪表和流程控制303

3.3.1.1.测试仪表的概念303

3.3.1.2.工艺流程控制303

3.3.1.3.测试仪表的设计和安全措施305

3.3.2.计算机控制305

3.3.2.1.引入计算机的意义305

3.3.2.2.计算机控制306

3.3.3.安全管理和软件308

3.3.3.1.事故树分析308

3.3.3.2.运转监视和软件310

3.3.3.3.整体系统的安全管理311

3.3.4.人机系统的概念312

3.3.4.1.机械和人的分工312

3.3.4.2.误操作和系统故障313

3.3.4.3.入机结合面316

3.3.5.安全管理系统的方向318

第4节 化工工艺流程的安全设计和操作319

3.4.1.化工工艺流程的安全设计319

3.4.1.1.化工安全设计320

3.4.1.2.机械的安全设计321

3.4.1.3.预防腐蚀的安全设计322

3.4.1.4.关于公害的安全设计323

3.4.2.操作和安全化设计324

3.4.2.1.操作方法324

3.4.2.2.试生产和安全设计325

3.4.2.3.运转中的安全措施326

3.4.2.4.操作和安全设计327

3.4.2.5.泄漏时的安全措施330

3.4.2.6.关于自动防止故障330

3.5.2.1.流程的监视332

3.5.2.流程监视、数据收集和记录332

3.5.1.引言332

第5节 装置操作的安全措施和计算机332

3.5.2.2.数据的收集333

3.5.2.3.记录333

3.5.3.控制333

3.5.3.1.平时的控制334

3.5.3.2.紧急时的控制334

3.5.4.训练设施335

3.5.4.1.训练用模拟装置336

3.5.4.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338

3.5.4.3.工艺流程模拟338

3.5.5.实际事例339

3.5.5.1.关键设备的监控和异常时的处置339

3.5.5.2.阀门联锁系统340

3.5.5.3.全自动化系统342

3.5.5.4.训练用模拟装置的模型343

3.5.6 .结束语344

第6节 生产装置操作的安全措施345

3.6.1.安全措施345

3.6.2.安全操作和安全理论346

3.6.2.1.安全第一346

3.6.2.2.安全操作要点和消除故障346

3.6.2.3.事故发生的体系347

3.6.3.设备和人的关系348

3.6.3.1.异常的设想348

3.6.3.2.从人机工学考虑的预防措施348

3.6.3.3.人为失误349

3.6.3.4.事故事例的应用351

3.6.5.1.维修人员的水平352

3.6.5.维修和事故的关系352

3.6.4.2.维修管理352

3.6.4.1.爆炸火灾原因的考察352

3.6.4.因管理不当造成的爆炸火灾事故352

3.6.5.2.维修作业的意义353

3.6.5.3.有关操作人员个人的问题353

3.6.5.4.修理工程的管理体系353

3.6.5.5.误操作353

3.6.5.6.维护检修作业354

3.6.5.7.设计业务354

3.6.5.8.施工355

3.6.5.9.平面布置355

3.6.6.安全技术教育355

3.6.6.1.企业教育355

3.6.6.2.安全技术教育的位置356

3.6.7.4.对新技术干部的安全技术教育357

3.6.7.3.现场管理者357

3.6.7.2.一般教育内容357

3.6.7.1.新工人357

3.6.7.教育课程357

3.6.7.5.专门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358

3.6.7.6.干部的安全教育训练358

3.6.7.7.第一线监督者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358

3.6.7.8.知识教育358

3.6.7.9.安全技能教育358

3.6.7.10.一般管理人员的技能教育358

3.6.7.11.对现场监督者进行训练的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358

3.6.7.12.工厂的安全技术教育358

3.6.7.13.安全教育的训练方法359

3.6.8.教育的重点359

3.6.8.1.教育的重点359

3.6.8.2.主体和客体359

3.6.8.7.实践360

3.6.8.6.现场教育360

3.6.8.3.避免保守性360

3.6.8.5.关联性360

3.6.8.4.条件的两个方面360

第四章安全管理的实例362

第1节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的安全管理362

4.1.1.公司的概况362

4.1.2.安全管理的发展364

4.1.3.安全管理措施及其实施状况373

4.1.3.1.安全管理组织374

4.1.3.2.安全预算制度375

4.1.3.3.安全表扬制度375

4.1.3.4.劳资的协调体制378

4.1.3.5.厂长、工程部长安全会议379

4.1.3.7.卫生管理的线性化 .380

4.1.3.6.自主管理运动380

4.1.3.8.现场工程安装的安全管理383

4.1.4.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发展趋势384

4.1.4.1.操作环境和工作中保证安全384

4.1.4.2.操作规程385

4.1.4.3.安全点检和评价385

4.1.4.4.进行卫生管理的手段385

4.1.4.5.劳资协商386

4.1.4.6.确立安全操作标准(标准操作)386

4.1.4.7.安全教育和技术训练386

4.1.5.结束语386

笫2节 日本石油的安全管理387

4.2.1.引言387

4.2.2.安全管理组织387

4.2.3.设备上、操作上的安全措施388

4.2.5.安全教育389

4.2.4.操作上的安全措施和训练389

第3节 旭道公司的安全管理390

4.3.1.安全、防灾的基本概念390

4.3.2.确保安全的基本条件390

4.3.2.1.制定企业方针及其贯彻390

4.3.2.2.规程、标准类391

4.3.2.3.教育、训练和人的行动392

4.3.2.4.调查和讨论393

4.3.2.5.检查、维修394

4.3.2.6.安全、防灾体制和组织394

4.3.2.7.安全、防灾设备395

4.3.3.实际的安全防灾管理405

4.3.3.1.企业方针405

4.3.3.2.安全管理体制和组织405

4.3.3.3.规程、标准类407

4.3.3.5.调查、讨论409

4.3.3.4.教育、训练409

4.3.3.6.安全防灾设备410

4.3.3.7.安全、环境点检410

第4节 安全点检表的使用方法410

4.4.1.安全巡检任务的评价410

4.4.1.1.安全巡检的意义410

4.4.1.2.安全巡检的任务410

4.4.1.3.巡检技术411

4.4.1.4.评价的必要411

4.4.2.校验表的应用412

4.4.2.1.校验表的必要性412

4.4.2.2.编制程序412

4.4.3.用事故预兆备忘录对异常状态进行联系419

4.4.4.安全措施的自动化420

4.4.5.事故事例及其应用421

1983《化工厂系统安全管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难波桂芳编 1983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1989 PDF版)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198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PDF版)
安全系统工程
厂矿的安全管理( PDF版)
厂矿的安全管理
推行安全系统工程,提高工厂安全管理水平( PDF版)
推行安全系统工程,提高工厂安全管理水平
焦化厂安全管理制度  汇编(1991 PDF版)
焦化厂安全管理制度 汇编
1991
系统安全工程(1992 PDF版)
系统安全工程
1992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煤矿系统安全管理(1998 PDF版)
煤矿系统安全管理
1998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工厂管理民主化(1949 PDF版)
工厂管理民主化
1949 济南市总工会
工厂安全管理(1988 PDF版)
工厂安全管理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管理系统工程(1989 PDF版)
管理系统工程
1989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1988 PDF版)
安全系统工程
198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化工企业管理与安全(1999 PDF版)
化工企业管理与安全
199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系统化的管理(1979 PDF版)
系统化的管理
1979 中央管理顾问公司
安全系统工程(1999 PDF版)
安全系统工程
1999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石油化工安全管理(1999 PDF版)
石油化工安全管理
1999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