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论纲》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行政违法导论1

一、行政违法的研究意义1

二、从行为到行政违法行为4

(一)行为4

(二)法律行为6

(三)行政行为7

(四)行政合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的划分8

三、行政违法界定9

(一)行政违法概念分析12

(二)行政违法与相关概念之区别20

四、行政违法的分类及其法律意义25

(一)违法抽象行政行为与违法具体行政行为25

(二)行政实体违法与行政程序违法28

(三)组织的行政违法与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违法30

(四)依职权的行政违法、依授权的行政违法与依委托的行政违法31

(五)内部行政违法与外部行政违法33

(六)行政作为违法与行政不作为违法34

(七)形式意义的行政违法与实质意义的行政违法36

(八)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39

(九)单一行政违法与共同行政违法40

第二章行政违法本质论42

一、行政违法的本质42

二、行政违法的特性46

(一)行政性47

(二)违法性48

(三)侵权性49

(四)受制裁性和救济性50

(五)与行政腐败的同源性和并发性52

第三章行政违法构成论55

一、行政违法构成分析的基本理论前提56

二、行政违法的主体60

(一)行政违法的主体构成60

(二)行政违法的主体类型68

三、行政违法的客体72

四、行政违法的客观构成75

五、行政违法的主观构造78

(一)行政机关的主观意志80

(二)行政公务人员的主观过错83

六、意思表示真实要件87

七、行政违法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92

第四章行政违法判断论95

一、行政违法判断的基本观念95

二、行政违法的判断机制99

(一)判断标准100

(二)判断对象102

(三)判断方式104

(四)判断结论105

三、行政违法的判断主体106

(一)行为者(行政违法的主体)107

(二)行政相对方和利害相关人109

(三)有权监督机关(有权判断机关)110

四、行政违法的价值判断112

(一)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价值与价值判断113

(二)合理价值判断的条件115

第五章行政违法效力评价论118

一、行政行为效力与行政违法的效力评价118

二、行政违法效力评价的基本态度123

(一)行政违法原则上具有效力否定性123

(二)行政违法一般具有效力先定性125

(三)行政违法具有逾期不可争讼性127

(四)行政行为的违法与无效既相联系又相区别128

三、行政违法的无效表现及其变化形态129

(一)“无效”与“可撤销”130

(二)当然无效与非当然无效137

(三)绝对无效与相对无效138

(四)全部无效与部分无效141

(五)自始无效与向后无效143

(一)确认有效145

四、行政违法的效力评价方式145

(二)依据法律直接“无效”或者确认“无效”146

(三)撤销147

(四)补正153

(五)改变157

(六)转换158

第六章行政违法形态论160

一、行政违法形态的确定160

二、行政错误164

(一)事实错误164

(二)法律适用错误165

(三)文书记录方面的错误168

(四)意思形成错误169

三、行政越权171

(一)无权限173

(二)层级越权174

(三)事务越权175

(四)地域越权176

(五)内容越权176

(六)内部越权177

四、滥用职权178

(一)违背法定目的180

(二)考虑不当181

(三)随意裁量182

(四)明显违背常理182

五、程序违法183

(一)方式违法184

(二)步骤违法186

(三)期限违法186

六、内容违法187

(一)与法律依据不相符合187

(二)不履行法定职责188

(三)事实或法律上不可能189

(四)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和行政公正性原则190

第七章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对应关系论191

一、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总体对应193

(一)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是前因与后果的关系193

(二)行政违法的法定性对应行政责任的法定性及强制性195

(三)行政违法主体对应于行政责任主体195

(四)行政违法程度与行政责任水平保持一致197

二、行政违法的认定与行政责任的确定198

(一)行政违法构成要件与行政责任要素198

(二)行政违法的认定依据与行政责任的确定依据201

(三)行政违法的判断机关与行政责任的确认主体202

(四)行政违法主体与行政责任主体的认定203

三、行政违法的种类和形态与行政责任的内容和方式206

(一)违法种类与责任内容206

(二)违法形态与责任形式206

(三)行政违法的确认方式与行政责任的实现方式207

第八章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关系论209

一、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相异211

二、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衔接214

(一)行政违法主体与行政犯罪主体的衔接215

(二)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危害程度和情节轻重相衔接220

(三)行政违法形式与行政犯罪罪名相衔接221

(四)行政违法责任与行政犯罪责任相衔接223

(五)行政法律规范与刑法规范相衔接225

第九章行政违法状况及其原因论226

一、我国行政违法总体状况227

二、行政违法原因分析232

(一)行政违法的条件234

(二)行政违法的原因238

三、行政违法的预防与矫治242

(一)法律教育、培训与培养敬法守法精神相结合242

(二)完善立法与确立法律权威相结合245

(三)实行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监督机制246

(四)法制与道德共举248

(五)有效惩戒与适当奖励并用249

(六)行政内部环境改良与外在环境改善相结合251

参考文献252

1999《行政违法论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解君著 199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违法婚姻论(1990 PDF版)
违法婚姻论
1990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行政法律行为论纲( PDF版)
行政法律行为论纲
违法行为的原因(1982年08月第1版 PDF版)
违法行为的原因
1982年08月第1版
违法行为的原因(1982 PDF版)
违法行为的原因
1982
违法行为的原因(1982 PDF版)
违法行为的原因
1982
违法行为的原因(1982 PDF版)
违法行为的原因
1982
行政法总论(1931 PDF版)
行政法总论
1931
违法行为的原因( PDF版)
违法行为的原因
违法行为的原因(1982 PDF版)
违法行为的原因
1982
苏俄行政违法行为法典(1986 PDF版)
苏俄行政违法行为法典
1986
行政法要论(1970 PDF版)
行政法要论
1970
行政法概论(1988 PDF版)
行政法概论
1988 武汉:武汉出版社
行政法论(1988 PDF版)
行政法论
1988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行政法新论(1956 PDF版)
行政法新论
1956 茂荣印刷事业有限公司
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行为法典(1987 PDF版)
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行为法典
1987 北京:法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