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物理化学(中药专业用)》求取 ⇩

目录1

绪论1

第一节 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研究物理化学的意义1

第一章 热力学概论3

第一节 基本概念3

一、系统和环境3

二、系统的性质3

四、过程和途径4

三、状态和状态函数4

五、热量和功5

第二节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6

一、平衡状态6

二、不可逆过程6

三、可逆过程与最大功6

第三节 热函10

第四节 熵的概念11

一、可逆循环过程中的热温熵11

二、可逆过程中的热温熵与熵函数12

三、不可逆过程中的热温熵13

一、功函15

二、自由能15

第五节 功函和自由能15

第六节 过程自动进行的可能性和平衡条件16

一、用熵判断16

二、用功函判断17

三、用自由能判断17

第七节 热力学计算举例18

第八节 化学势19

二、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化学势20

一、相变过程中的化学势20

三、气体和溶液的化学势21

第二章 相平衡25

第一节 单组分系统25

第二节 相律26

第三节 二组分系统28

一、二组分液-固系统28

二、二组分气-液系统,完全互溶单液系统30

三、二组分气-液系统,部分互溶双液系统39

四、二组分气-液系统,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统40

五、二组分液-液系统,部分互溶液体的溶解度42

第四节 三组分系统44

第三章 溶解度48

第一节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48

第二节 液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49

第三节 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50

一、非电解质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50

二、无机盐类的溶解度51

三、pH值对弱电解质溶解度的影响53

五、助溶作用54

四、粒子大小与溶解度的关系54

第四节 分配定律及其应用55

一、分配定律-溶质在两种互不混溶溶剂中的分配55

二、分配定律的应用-萃取57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59

第一节 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59

一、基本概念59

二、一级反应61

三、二级反应63

一、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65

第二节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活化能65

四、零级反应65

二、活化能68

第三节 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69

一、溶剂化和极性的影响69

二、溶剂介电常数的影响70

三、离子强度的影响70

第四节 催化反应的机制和酶的动力学71

一、催化作用及其特征71

二、单相催化反应71

四、催化理论73

三、多相催化反应73

五、酶的动力学75

第五节 药物的分解和防止分解78

第五章 表面现象80

第一节 表面的性质80

一、比表面80

二、表面张力和表面能81

三、表面热力学82

四、润湿现象84

五、溶液表面的吸附85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86

第二节 表(界)面活性剂86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89

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90

第三节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乳状液92

一、乳状液的形成93

二、乳化剂的作用94

三、乳状液的相转变和破坏95

四、乳状液的应用95

一、微粒的性质96

第四节 粉体及其微粒的性质96

二、粉体的性质99

三、粉末性药物的吸湿性100

第五节 固-液界面上的吸附101

一、非电解质或弱电解质的吸附(分子吸附)101

二、强电解质溶液的吸附(离子吸附)102

三、固体表面吸附的应用103

第六章 溶胶105

第一节 溶胶的特征与分类105

一、制备溶胶的途径和必要条件107

二、分散法107

第二节 溶胶的制备107

三、凝聚法108

第三节 溶胶的净化110

第四节 溶胶的光学性质111

一、散射现象111

二、溶胶的颜色112

三、比浊分析法113

第五节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114

一、布朗运动114

二、扩散115

三、沉降116

四、沉降平衡117

五、渗透压117

第六节 溶胶的电学性质118

一、电泳和电渗118

二、溶胶粒子的带电原因119

三、溶胶的稳定性与双电层结构121

第七节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结123

一、溶胶的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不稳定性123

二、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123

三、溶胶的相互凝结125

第八节 溶胶在医药上的应用126

四、浓度、温度、非电解质对凝结的影响126

五、胶溶作用126

第七章 高分子溶液128

第一节 高分子溶液的形成及其基本性质128

第二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129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131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的粘度132

一、各种粘度132

二、爱因斯坦公式133

三、高分子溶液的结构粘度133

一、电学性质134

四、粘度法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134

第五节 高分子电解质溶液134

二、盐析137

三、蛋白质溶液的缓冲性和变性138

四、董南膜平衡139

第六节 高分子溶液的相互作用140

第七节 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140

第八节 凝胶141

一、胶凝作用141

二、凝胶的形成和结构142

三、凝胶的溶胀143

四、离浆和触变144

实验参考项目146

实验一 部分互溶二组分液-液系统相图的绘制146

实验二 分配系数的测定146

实验三 固-液界面上的吸附147

实验四 蔗糖转化速度的研究148

实验五 乳状液的制备和鉴别149

实验六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149

实验七 溶胶的凝结151

实验八 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152

实验九 蛋白的盐析和变性153

实验十 凝胶154

附表156

表一 希腊字母156

表二 国际单位制(SI)156

表三 物理量换算表158

表四 常用物理和化学常数158

表五 国际原子量表159

表六 中英名词对照索引160

1979年02月第1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物理化学(中药专业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中医学院 1979年02月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