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专题讲授提纲》求取 ⇩

第一题绪论1

一、什么叫犯罪心理学1

二、犯罪心理学的任务2

(一)揭示犯罪心理活动规律2

(二)研究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2

(三)分析犯罪的原因和条件3

(四)提出预测和预防犯罪的心理学依据4

三、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方法4

(一)心理分析法4

(二)观察法5

(三)谈话法5

(四)问卷法5

(五)调查与统计法6

(六)个案分析法6

(七) 专家鉴定法6

四、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

(一)指导思想6

(二)基本原则7

五、犯罪心理学的历史10

(一)我国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简况10

(二)国外犯罪心理学简史12

第二题犯罪的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14

一、犯罪的外在原因14

(一)家庭的不良因素与犯罪14

(二)学校教育中的不良因素与犯罪16

(三)工作场所、生活环境与犯罪18

(四)社会不良因素与犯罪19

二、犯罪的内在因素22

(一)年龄与犯罪22

(二)性别与犯罪23

(三)品德不良与犯罪24

(四)立场观点与犯罪25

(五)酗酒与犯罪25

(六)赌博与犯罪26

(七)婚姻与犯罪26

第三题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变化28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理论28

(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观点28

(二)国外犯罪心理形成理论的学派31

二、犯罪心理结构34

(一)犯罪人的世界观35

(二)犯罪人的品德结构36

(三)犯罪人的情感和情绪38

(四)犯罪人的意志41

(五)犯罪人的性格43

(六)犯罪人的需要结构45

(七)犯罪动机48

三、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51

第四题故意犯罪的心理分析52

一、故意犯罪的心理状态52

二、故意犯罪的心理历程54

(一)决意状态54

(二)实施犯罪状态56

三、故意犯罪的实施方式62

(一)秘密的犯罪方式62

(二)公开的犯罪方式62

(三)欺诈的犯罪方式62

(四)共谋的犯罪方式63

(五)威胁的犯罪方式63

(六)暴力的犯罪方式63

四、故意犯罪的心理防卫机制64

(一)合理化64

(二)比拟65

(三)投射65

(四)补偿66

(五)文饰66

(六)反作用66

(七)转移66

第五题过失犯罪的心理分析68

一、过失行为形成的各种因素68

(一)决意不当68

(二)违反注意义务69

(三)意识状态不佳69

(四)行为态度的影响70

二、过失犯罪与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71

(一)过失犯罪与认识71

(二)过失犯罪与情感73

(三)过失犯罪与意志73

(四)过失犯罪与性格75

三、过失行为与注意76

(一)注意的定义与分类76

(二)不注意与过失犯罪76

第六题不同类型罪犯的心理80

一、反革命犯80

二、几种暴力犯罪81

(一)杀人犯的心理82

(二)抢劫犯的心理84

(三)强奸犯的心理86

三、经济领域里几种严重犯罪87

(一)走私贩私犯的心理88

(二)贪污犯的心理88

(三)贿赂犯的心理89

四、不同犯罪经历的罪犯91

(一)初犯心理91

(二)累犯心理93

(三)惯犯心理95

五、共同犯罪中各类成员心理96

第七题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99

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99

(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特征99

(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100

(三)西方学者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的几种观点与批判102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104

(一)不良的品德特征104

(二)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106

(三)青少年犯罪的动机108

三、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111

四、我国对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处治措施114

(一)帮教小组114

(二)工读学校115

(三)治安处罚115

(四)劳动教养115

(五)少年管教115

(六)刑事处罚116

第八题犯罪的预测与预防117

一、犯罪的预测117

二、犯罪前的征兆118

(一)人际关系反常118

(二)物质需求过高119

(三)思想意识不良120

(四)性的渴望强烈120

(五)工作学习劳动松懈121

(六)不良行为的出现121

三、犯罪预测的方法122

(一)观察法122

(二)谈心法122

(三)生活经历调查法123

(四)调查统计法124

(五)活动产品分析法124

(六)心理测验法125

四、累犯的预测125

五、关于预测准确性问题127

六、预防犯罪的可能性128

(一)制止犯罪心理的形成128

(二)改变犯罪心理结构129

(三)设想特殊情境的偶然事件129

七、犯罪预防的方法130

(一)加强综合治理130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131

(三)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教育131

(四)对不同类型的犯罪征兆采取预防措施131

(五)根据违法情节轻重采取不同措施132

1982《犯罪心理学专题讲授提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犯罪心理学(1984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84 北京:群众出版社
犯罪心理学(1999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99
犯罪心理学(1993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93
犯罪心理学(1995年08月第1版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95年08月第1版
犯罪心理学讲座(1981.12 PDF版)
犯罪心理学讲座
1981.12
心理学  讲授提纲(1978 PDF版)
心理学 讲授提纲
1978
犯罪心理学纲要( PDF版)
犯罪心理学纲要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社
犯罪心理学  讲座(1981 PDF版)
犯罪心理学 讲座
1981
犯罪心理学专题讲授提纲  初稿(1981 PDF版)
犯罪心理学专题讲授提纲 初稿
1981
犯罪心理学(1980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80 有斐閣
犯罪心理学(1989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8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犯罪心理学(1985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85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犯罪心理学纲要(1986 PDF版)
犯罪心理学纲要
1986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犯罪心理学(1985 PDF版)
犯罪心理学
198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罪犯心理学专题讲座(1986 PDF版)
罪犯心理学专题讲座
1986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