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下》求取 ⇩

第四篇血液系统传染病(虫媒传染病)1

第五十八章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其它蚊传脑炎1

第一节流行性乙型脑炎1

一、病原1

二、传播媒介2

三、扩散宿主7

四、长期宿主7

五、流行规律及有关因素10

六、防治11

附录 其它蚊媒性脑炎病毒13

第二节东部马脑炎14

一、病原14

二、传染源15

三、传播途径15

四、易感性和免疫力15

五、流行特征15

六、临床特点16

七、防治措施17

第三节西部马脑炎17

一、病原17

二、传染源18

三、传播途径18

四、人群易感性19

五、流行特征19

六、临床特点19

七、防治措施19

第四节委内瑞拉马脑炎20

一、病原20

二、传染源20

三、传播途径21

四、人群易感性21

五、流行特征21

六、临床特点22

七、防治措施22

第五十九章森林脑炎及其它蜱媒脑炎23

第一节森林脑炎23

一、前言23

二、病原23

三、森林脑炎的自然疫源地25

四、人的传染过程31

五、流行特征34

六、防疫措施36

第二节 波瓦生脑炎39

第三节 苏格兰脑炎40

第六十章黄热42

一、流行的历史42

二、病原42

三、传染源43

四、传播媒介45

五、人群易感性47

六、流行特征47

七、预防49

第六十一章基孔肯雅病53

一、病原53

二、传染源53

三、传播途径54

四、人群易感性55

五、流行特征55

六、临床特点56

七、防治措施57

第六十二章流行性出血热(有肾综合征)59

一、绪言59

二、病原60

三、诊断63

四、流行特征64

五、传染源68

六、传播途径73

七、预防79

八、流行病学预测和流行病学侦察81

九、其它有肾综合征的出血热84

十、展望85

第六十三章新疆出血热88

一、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病理变化88

二、病原89

三、流行特征91

四、防治93

第六十四章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94

一、简史94

二、病原95

三、发病机理95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96

五、流行病学97

六、预防99

第六十五章立克次体病总论102

一、概说102

二、立克次体的生物学特性102

三、立克次体病的分类104

第六十六章斑疹伤寒108

第一节流行性斑疹伤寒108

一、历史108

二、病原109

三、临床表现111

四、流行过程基本环节112

五、流行特征113

六、防疫措施115

第二节地方性斑疹伤寒115

一、历史116

二、病原116

三、流行病学118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120

五、预防措施121

第六十七章落基山斑疹热123

一、病原123

二、传染源123

三、传播媒介123

四、流行特征124

五、临床特点125

六、防疫措施125

第六十八章恙虫病127

一、历史127

二、病原127

三、媒介恙螨(恙虫)128

四、动物宿主132

五、流行病学特征133

六、防疫措施137

第六十九章鼠疫139

一、病原139

二、流行病学144

三、临床治疗与隔离154

四、预防156

五、消灭鼠疫自然疫源性158

第七十章回归热160

第一节虱传回归热160

一、病原160

二、临床特征161

三、流行环节162

四、流行特征163

五、预防措施164

第二节蜱传回归热165

一、病原165

二、流行环节167

三、流行特征169

四、防治措施170

第七十一章疟疾174

一、概述174

二、传染源175

三、传播媒介176

四、人群易感性177

五、地方性流行和爆发性流行177

六、疟疾流行过程数理分析180

七、我国疟疾流行概况183

八、疟疾调查187

九、防治措施188

第七十二章黑热病192

一、病原192

二、传染源193

三、传播媒介194

四、不同地区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95

五、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97

六、防治措施199

七、结语201

第七十三章丝虫病203

一、概况203

二、病原203

三、传染源206

四、传播媒介207

五、传播途径208

六、人群易感性209

七、流行特征209

八、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214

九、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215

十、丝虫病的防治措施218

十一、总结219

第五篇体表传染病221

第七十四章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21

一、病原221

二、临床表现222

三、流行过程基本环节223

四、流行特征224

五、预防措施226

第七十五章狂犬病228

一、病原229

二、传染源231

三、传播途径231

四、人群易感性232

五、临床特点232

六、流行特征232

七、防治措施235

第七十六章麻风240

一、病原240

二、流行病学241

三、防治245

四、关于麻风调查和总结及宜用的指标251

第七十七章破伤风254

一、病原254

二、感染与发病255

三、流行病学258

四、预防259

第七十八章土拉菌病266

一、病原266

二、自然疫源性267

三、人间土拉菌病271

四、预防措施274

第七十九章布鲁氏菌病276

一、病原277

二、发病机理279

三、诊断及治疗280

四、流行环节283

五、流行特征287

六、预防措施288

第八十章炭疽病294

一、病原295

二、流行病学298

三、预防及防疫措施303

第八十一章鼻疽307

一、病原307

二、动物宿主308

三、人类宿主308

四、传播途径308

五、流行特征308

六、防治措施309

第八十二章类鼻疽311

一、病原311

二、传染源312

三、传播途径313

四、人群易感性313

五、流行特征314

六、防疫措施315

第八十三章钩端螺旋体病317

一、病原317

二、传染源322

三、自然疫源地324

四、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325

五、人群的易感性及获得性免疫326

六、流行特征326

七、防疫措施329

第八十四章血吸虫病332

一、传染源333

二、传播机理333

三、免疫335

四、流行特征336

五、防治措施342

第八十五章稻田皮炎348

一、病原348

二、传染源351

三、传播途径352

四、人群易感性352

五、流行特征352

六、防疫措施352

第八十六章螨皮炎356

一、病原356

二、螨皮炎的临床特征357

三、螨皮炎的流行特征359

四、防治措施360

第八十七章松毛虫病362

一、流行病学调查362

二、病原生物学364

三、临床表现365

四、预防措施367

第八十八章桑毛虫皮炎369

一、病原369

二、桑毛虫的毒毛及其毒性370

三、桑毛虫皮炎的临床特征371

四、桑毛虫皮炎的流行特征372

五、桑毛虫皮炎的防治措施373

第六篇其他疾病375

第八十九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75

一、简史375

二、病因375

三、病理376

四、免疫学的变化377

五、流行病学特征381

六、临床表现384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384

八、治疗386

九、预防386

第九十章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388

一、病原388

二、临床特征388

三、传染源390

四、传播途径390

五、人群易感性391

六、流行特征392

七、防疫措施393

第九十一章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395

一、病因395

二、流行特征397

三、病理397

四、临床表现397

五、诊断398

六、预后399

七、治疗与预防399

第九十二章良性肌痛性脑脊髓炎400

一、临床特点400

二、实验室检查402

三、流行病学402

四、病原学研究404

五、防治措施405

六、结语405

第九十三章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406

一、流行特征406

二、病原学研究概况407

三、病理与发病机理409

四、临床特征409

五、防治措施411

第九十四章流行性腹泻412

一、病因及病原的研究412

二、临床特征414

三、流行病学415

四、防治措施419

第九十五章玛尔堡病毒病421

一、病原421

二、宿主421

三、传播途径422

四、人群易感性423

五、流行特征423

六、预防措施423

第九十六章拉沙热425

一、病原425

二、传染源425

三、传播途径425

四、流行特征426

五、临床特点426

六、预防措施427

第九十七章巨细胞包涵体病428

一、病原428

二、流行病学429

三、病理及临床特征430

四、防治措施432

第九十八章弓形体病434

一、病原434

二、传染源435

三、传播途径436

四、流行特征437

五、临床表现438

六、实验诊断439

七、治疗439

八、预防440

第九十九章尘螨性过敏442

一、概述及简史442

二、临床表现442

三、病原生物学443

四、敏感性和尘螨过敏的诊断法448

五、流行特征449

六、防治措施454

七、尘螨与其他疾病456

第七篇病因未明疾病及非传染病461

第一○○章慢性支气管炎461

一、临床及病理461

二、流行特征462

三、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466

四、防治对策和措施474

附录 居民点慢性气管炎防治方案举例476

第一○一章克山病478

一、病理特点478

二、临床特点480

三、诊断、病区划定及疗效判定指标481

附录 克山病诊断指标481

四、流行特征482

五、病因489

六、治疗495

七、预防措施497

第一○二章地方甲状腺肿与地方克汀病499

第一节地方甲状腺肿499

一、概述499

二、病因500

三、发病机理和病理504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505

五、流行特征506

六、防治措施510

第二节地方克汀病520

一、病因521

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523

三、防治措施526

第一○三章大骨节病529

一、临床特点529

二、流行特征530

三、病因533

四、防治措施535

第一○四章地方性氟病538

一、病因538

二、发病机理、病理解剖539

三、临床特征540

四、流行病学特征541

五、预防措施544

六、治疗措施546

第一○五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548

一、概况548

二、病因548

三、临床发展过程552

四、人群分布特征553

五、易患因素559

六、预防对策及预防措施564

第一○六章烧热病570

一、临床表现570

二、流行特征571

三、病因572

四、棉子的毒性成分和粗制生棉油制油工艺与发病的关系575

五、防治576

第一○七章低血钾软病579

一、临床表现579

二、流行特征581

三、病因582

四、防治587

第一○八章肿瘤流行病学589

一、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分布规律589

二、肿瘤流行的原因和条件600

三、肿瘤的预防措施605

四、预防效果的考核610

五、结语611

第一○九章食管癌614

一、发病情况和分布规律614

二、发病的原因和条件619

三、预防措施622

第一一○章胃癌626

一、流行病学特征626

二、流行因素632

三、关于胃癌普查工作的评价635

四、从流行病学角度看胃癌的预防策略636

第一一一章原发性肝癌638

一、分布特点638

二、流行因素641

三、预防措施651

第一一二章乳腺癌655

一、地区分布655

二、流行因素657

三、病因660

四、预防660

第一一三章鼻咽癌662

一、流行特征662

二、病因研究666

三、临床特征670

四、预防措施671

第一一四章肺癌673

一、国外流行情况673

二、国内流行情况674

三、吸烟与肺癌674

四、大气污染与肺癌678

五、职业因素与肺癌679

六、预防措施681

索引683

1980《流行病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耿贯一主编 198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流行病学基础(1981 PDF版)
流行病学基础
198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流行病学( PDF版)
流行病学
专题文献索引  淋巴肉瘤(1960 PDF版)
专题文献索引 淋巴肉瘤
1960
流行病学与传染病学(1988 PDF版)
流行病学与传染病学
1988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计算机电子学  基础  上(1986 PDF版)
计算机电子学 基础 上
1986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1980 PDF版)
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流行病学(1992 PDF版)
流行病学
199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行病学(1997 PDF版)
流行病学
199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1986 PDF版)
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行病学(1982 PDF版)
流行病学
1982 茂昌图书有限公司
传染病流行病学(1953 PDF版)
传染病流行病学
195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视网膜电图学(1989 PDF版)
视网膜电图学
1989 北京:科学出版社
流行病学(1990 PDF版)
流行病学
199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行病学  中(1979 PDF版)
流行病学 中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行病学(1979 PDF版)
流行病学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