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毡集 邹光椿文集》求取 ⇩

往昔依稀2

儿时可再乎2

母亲携我上于山3

九月九“走反”4

只会画“包公”6

从“柜头肆”谈起8

难忘的童年往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9

五十年前福州民间“花会”赌事见闻11

一张签名表15

民主墙·钞票·金戒指——峥嵘岁月中的小插曲20

爱听表扬的话22

小白扇面的题字23

家庭“攻讦战”24

“不可一日无此君”25

“冷月葬花魂”27

“一片冰心在玉壶”29

旧雨情韵32

悠悠故人情——记1951届挚友欢聚哈尔滨32

人间真情在校园35

金秋夕阳映青春37

“春华秋实夕照明”——1951届(秋)锻炼级在水口发电站举行四十五周年级庆记39

海峡两岸的心声——闽台老同学会面记44

别开生面的“同窗五十载”之旅46

红楼撷英50

灵与肉的分野50

《红楼梦》的“小人物”紫鹃51

《红楼梦》词语艺术53

《雪城》与《红楼梦》58

林黛玉“好为人师”60

动感性语言——晴雯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61

曹雪芹擅构语境绘人物65

“一枝红杏出墙来”——影印列藏本《石头记》初步印象70

“没嘴葫芦”的口语技巧——袭人的一次心理战剖析72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红楼梦》中的呓语艺术74

红楼景物语言绘颦儿78

自然得体语俏色艳——试析曹雪芹妙用修辞格82

略析曹雪芹灵活运用语体之魅力94

异彩丽色话红楼——试析曹雪芹色彩词的运用102

用“比”巧妙人物增辉——《红楼梦》用“比”初探111

群芳竞艳斗俏——从修辞学角度看《红楼梦》七种版本回目120

谈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标题艺术130

绮丽——《红楼梦》语言的主要风格135

《红楼梦》人名英译问题141

从中国小说的演变看小说语体特征148

从修辞学角度评判脂评本《石头记》七种版本回目之优劣155

鲁匕微辛166

三五成群166

君属何主义167

“人怕出名猪怕壮”辩168

柳花何曾香169

闲话“主编潮”171

街头又见陋习172

当了一次“权威”173

“贻顺哥”和“螺洲伯潜”174

莫爱名家“华章”175

“四”又何惧哉176

漫话“十三”177

好个“荤面素底”179

“水母”叹180

报上如是说182

不是多余的忧虑183

再说“不是多余的忧虑”185

“教授满街走……”186

“不尽信‘吹’”187

“儿孙自有儿孙福”189

夜读《丁都护歌》190

“与国际接轨”191

词语探骊195

林则徐名诗句的修辞解195

“水”、“月”、“蚕”、“丝”——从古今中外情诗看比喻词语的民族性199

唱腔中的修辞学201

漫话剧名203

“中”,还是动态助词204

“位”,应适其位206

正副标题的关系及其作用210

标点符号的客观基础及其修辞作用——兼评“无标点文字”213

从“青青河畔草”说起——小议叠音词218

位于句子前头的“是”220

毛泽东诗词中地名的意蕴224

述宾关系的新发展226

成语与语境236

辞格谈趣242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借代”辞格的奇妙逻辑242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违背逻辑的“夸张”243

“将拜君赐”与“会猎于吴”——语言美的修辞手法“婉曲”245

真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么?247

“桃花潭水深千尺”——试探修辞的“迷惑”格248

论“仿拟”与“模仿”——兼向郑子瑜先生求教251

拈连·仿词·仿拟261

论“仿拟”及其他265

“集句”修辞格初探271

“拈连”与“述宾搭配”——兼论“无甲事物的拈连”274

莫把“博喻”当“间接拈连”280

“宝玉,宝玉,你好——”——略说“省略”与“跳脱”283

百品荟萃289

“千树万树梨花开”289

“大王玉女有美名”(调寄一剪梅)290

“文章自己的好”291

赞“吃螃蟹”者292

备受钟爱的“水”294

“以文会友”赞295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297

“独占春日”牡丹王299

郑子瑜研究黄遵宪鲁迅,出专著多热心文化交流301

点通伊人灵犀302

说名道姓304

才情并茂的唐代女诗人——鱼玄机305

广告有方306

“勤劳+勤奋”307

艰苦朴素的领袖——毛泽东309

艺术化语言标志着语法、修辞的结合311

传述评记315

华裔“传奇学者”郑子瑜315

福建光明的使者——陈朝柱319

店名·心理·时代323

味浓于酒香胜于茶——喜读《左海语丝——王植伦随笔集》328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政论语言艺术329

《惠女新传》人物片谈335

清代福建修辞学之发端338

民元以后初具胚胎的福建修辞学341

建国后的福建修辞学345

简明·新颖·实用——简评李嘉耀、李熙宗《实用语法修辞教程》350

白璧指瑕启后学——热烈祝贺郑子瑜师八秩大寿献芹言353

《戚林八音》作者初探360

毛泽东诗词豪放风格初探365

福州方言词语构造方式的修辞性——修辞与地方文化探微374

修辞学史研究中的几点认识381

李白诗句“会稽愚妇轻买臣”辨391

“修辞立其诚”——管窥《中国修辞学通史》397

其他篇目399

《青毡集 邹光椿文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