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五十年 首都师范大学1954-2004》求取 ⇩

校长致辞1

第一编 五秩春秋写华章3

首都师范大学半个世纪的行程 马啸风3

第二编 事业蓬勃百花香29

改革·建设·提高·发展——建校五十周年话本科教学 沈孝本 佟庆伟 李崇文 胡洁29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梁景和47

外事工作与留学生教育四十年 刘壮54

终身学习 不断进取——成人教育发展回顾 马骍58

努力创办一流的初等教育 邢启明67

科研发展五十年 杨阳72

教师队伍——首都师大的希望 林蓉蓉77

“我们志愿 ”——首都师范大学志愿者工作回顾 刘嘉 刘畅84

导引五洲宾客 传扬华夏文明——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故宫社会实践基地 于丽萍92

第三编 先导勇辟登峰路101

仓孝和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拾粹 李友芝101

难忘的1954年 齐世荣117

我在建校初期的日子里 吴瑞章119

风雨五十载 点滴忆创建 施宗恕122

首都师大和我 梅向明127

不倦探索教育改革之路的人——冯佩之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吴秉忠133

拨乱反正、团结奋进的年代——回忆北京师范学院走过的1982年至1988年 何钊144

深印脑海的珍贵记忆 于洸154

我深爱这片土地——在首都师大学习工作的日子 王伟161

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方略 争取更大进步 杨学礼164

北京师范学院分院为首都教师教育做出的贡献 李世新166

“白堆子”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孟庆夔172

第四编 播火传薪育栋梁179

毛主席关怀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七三批示》的前前后后 吴军179

徐特立先生与我们的故事 施宗恕183

忆我的两位恩师——宁可、吴晗先生 张海瀛186

“无家可归”处处家——学生眼里的欧阳中石先生 叶培贵200

像褚先生那样 ——献给母校首都师范大学建校五十周年 郭正权204

金针度与人 牛宝彤208

培育之恩永难忘 王润田213

和老师在梦中相见 袁洁216

亲爱的老师,您好吗? 舒波218

绿叶对根的情谊 肖永丰223

第五编 献身教育终不悔227

教学往事的深情回忆 施汝谷227

余心之所善 九死犹未悔——四十七年弹指间 王景山231

半世纪执教于斯 情系于斯 陈韶236

繁花似锦祝前程 王忠238

母校五十年生日随想 戎小春241

永远是你的学生 赵大悌244

献身农村教育 无怨无悔 柏家栋251

从不想当“孩子王”变成了中学校长 张涵灵256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杜君毅258

第六编 抚今追昔话沧桑263

五十年从无到有 荒地变花园——个来校五十年老职工的回顾 石文博263

巨变 吴翔煌269

五十年前的音乐科 姚思源272

幸福的回忆 齐立强274

预科,并不只是回忆 窦春起276

我为良好系风喝彩 霍亚贞281

野外实习效果好 杨作民283

激情燃烧的学生时代 张文生286

往事断想 阎立钦292

雄心·魅力 周天泽295

舞蹈伴君育桃李 老友团聚舞翩跹——我眼中的首都师大校友舞蹈团 张彩会298

学借术以应用 术以学为基干——创办生物系学术节的回忆 朴学东301

80年代的化学系 张菊生306

“玻璃灯工”和“蚊子大战” 孟庆珍310

永远的橄榄绿 于猛318

第七编 魂牵梦绕旧时事325

四年非凡 受益匪浅 刘正己325

在首都师大学习普通话 张育泉329

踏踏实实是个宝 陈予332

我对母校的情感 张绮纹336

瞬间艺术好精彩 陈予337

学生时代一段美好的回忆 丁芬340

校歌伴我行 冬镜寰344

从一封贺信和一条标语说起 陈士章345

情长谊深的班集体 范登晨347

七八片断 路侃351

激情·友情·师情 吕秋芳354

母校生活琐忆 王新华358

回眸——心灵深处的一部水晶老片 杨春江362

从花园村旁的师院小山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陈锦366

我的爱恋我的梦 杨波368

第八编 百年中师美誉扬373

老校长奉调北平 众师生十里相送 罗治英373

教育部长杨秀峰早年在通县女师 闵仲 罗治英375

师生怀念的臧小实老师 滕棣华380

怀念我的通师 陈瀛384

课内课外 张中行387

我所知道的通师 李希颜392

通县女师的办学特色 常婉玉394

走“科研——教改”之路 促教学质量提高 朱炳昌397

第九编 校友寄语情谊长403

师悟 朴学东403

三言五语 寄情学友 赵万富407

首都师大 扬帆远航 钟厚涛410

生日的祝福 梁芳412

后记413

《走过五十年 首都师范大学1954-2004》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