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哲学问题》求取 ⇩

绪论新时代与哲学1

一我们时代的主要特征和时代精神1

目录1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10

三当代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19

和特征19

四探讨当代中国哲学问题,要处理好坚持27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27

第一篇新时代的主体与客体35

第一章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新探索35

第一节主体范畴的变化及其新特点37

第二节客体范畴的变化及其新特点48

第三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新变化56

第一节开拓型实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杠杆65

第二章开拓型实践和主体能动性65

第二节开拓型实践与主体对客体的把握74

第三节开拓型实践与科学的真理观84

第三章创造性思维与新观念95

第一节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95

创造性思维与新观念95

第二节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105

第节三掌握观念更新的规律,建立新的观念体系115

第二篇新时代的客体125

第四章新时代与社会主义125

第一节社会主义进入了自我反思的历史阶段126

第二节社会主义自我反思的主要成果132

第三节改革是社会主义胜利发展的必由之路138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145

第五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145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系统结构153

第三节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动力系统作用的机制163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系统167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规律的特点和人的创造活动167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是一个系统177

第三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系统,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183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前景189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189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198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209

第三篇新时代的主体217

第八章新时代和人的发展217

第一节新技术革命对人的挑战219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227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235

第九章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价值判断与选择247

第一节对人生哲学的逻辑和历史的考察247

第二节关于人生价值251

第三节人生价值的判断与选择258

第十章造就真善美相统一的一代新人270

第一节真善美与人的发展271

第二节真善美的统一是一个历史过程281

第三节努力造就真善美统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296

第十一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07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308

第二节两种基本的人际关系系统314

第三节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321

后记334

1987《当代中国哲学问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正刚,陈远宁,王兴国主编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美国哲学(1987 PDF版)
当代美国哲学
198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农民问题与当代中国( PDF版)
农民问题与当代中国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探索(1996 PDF版)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探索
1996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问题史](1982 PDF版)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问题史]
1982
当代中国人才问题(1992 PDF版)
当代中国人才问题
1992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中国当代哲学问题研究(1995 PDF版)
中国当代哲学问题研究
1995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当代哲学问题探索(1989 PDF版)
中国当代哲学问题探索
1989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问答一百题(1987 PDF版)
中国当代史问答一百题
1987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当代中国哲学(1945 PDF版)
当代中国哲学
1945 胜利出版社
当代中国大写意  问题卷(1994.03 PDF版)
当代中国大写意 问题卷
1994.03 昆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社会哲学(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社会哲学
1990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当代国际问题百题(1990 PDF版)
当代国际问题百题
1990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1990 PDF版)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
1990 北京:中华书局
当代中国十哲(1991 PDF版)
当代中国十哲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国当代哲学(1990 PDF版)
中国当代哲学
1990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