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下 第2版》求取 ⇩

目录1

第七章 织机开口机构1

第一节 凸轮开口机构1

一、作用和类型1

二、设计要点7

三、梭口形状和综框动程8

四、综框运动时间的分配11

五、综框的运动规律15

六、开口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设计法31

七、开口凸轮和转子的结构33

八、开口机构的受力计算38

第二节 多臂开口机构47

一、多臂机的传动形式48

二、消极式多臂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等径凸轮49

的设计49

三、积极式高速多臂机的工作原理及其适应55

高速的措施55

四、旋转多臂机的工作原理59

一、提花开口机构的构造和种类61

第三节 提花开口机构61

二、提花织机极限速度的计算63

三、提花开口机构的改进65

第八章 织机打纬机构73

第一节 打纬机构的作用与类型73

第二节 四连杆打纬机构79

一、筘座的运动性能79

二、四连杆打纬机构运动规律的精确计算公式88

三、短牵手打纬机构的设计95

一、筘座的运动设计108

第三节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108

二、共轭凸轮结构参数的制定121

三、共轭凸轮的廓线方程式138

第九章 织机引纬机构143

第一节 引纬机构的作用与类型143

第二节 投梭机构144

一、投梭机构的运动特征145

三、铰链支点式中投梭机构的设计151

二、投梭机构的设计要求151

第三节 剑杆引纬机构164

一、剑杆织机的种类和对纬纱的交接164

二、刚性剑杆引纬机构及其设计171

三、挠性剑杆引纬机构197

第四节 喷射引纬机构202

一、定长装置203

二、压缩空气的供给206

三、气压机的主要参数和主要零件212

四、主喷嘴221

五、梭口中气流的控制223

六、喷水引纬230

第五节 片梭引纬机构232

一、片梭引纬机构的作用和结构232

二、片梭引纬机构的动力学238

三、扭轴投梭机构的设计240

四、投梭凸轮的设计242

一、消极式送经机构245

第一节 送经机构的作用与类型245

第十章 织机送经和卷取机构245

二、半积极半消极式送经机构246

三、积极式送经机构258

第二节 经纱送出装置的设计261

一、按织物的纬密范围确定轮系传动比、261

传动件的结构参数261

二、设计简单而又方便的织轴倒顺转装置266

三、采取措施防止送经不匀267

第三节 送经量检测及调节装置270

第四节 经纱张力检测及调节装置274

一、后梁重量的大小和信号的传递276

二、活动后梁系统各杆件的设计278

三、加压弹簧的设计286

四、弧形板自锁机构的设计289

第五节 卷取机构的作用和类型290

一、积极式卷取机构291

二、消极式卷取机构296

一、握持牵引装置的设计要点297

第六节 织物的握持牵引装置297

二、织物牵引装置的设计298

第七节 卷取传动与纬密调节装置307

一、卷取传动装置307

二、纬密调节装置的设计308

第八节 织物卷绕装置327

一、消极式卷绕装置328

二、积极式卷绕装置329

第九节 操作机构333

第十一章 织机传动系统339

第一节 织机传动系统设计的任务339

第二节 织机传动系统的类型340

一、直接式传动系统340

二、间接式传动系统342

三、加装倒车装置的传动系统348

四、小结352

第三节 织机传动系统的运动特性352

一、织机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354

二、回转不匀率δ值的确定361

第四节 飞轮质量计算362

第五节 织机电动机的选定364

一、电动机额定功率的确定365

二、电动机允许最大转矩Mk的核算366

三、电动机启动力矩Mo的核算372

一、织机上使用的离合器374

二、离合器接合情况和织造要求374

第六节 摩擦离合器374

三、启动过程的动力学分析377

四、结构设计382

五、离合器连接功E的决定383

第七节 制动器386

一、制动的要求和型式386

二、制动的作用时间387

三、制动过程分析390

四、制动器结构设计391

第八节 电磁离合器394

第一节 织机设计的特点和原始资料402

第十二章 织机的总体设计402

第二节 织机纵剖面图的设计404

一、胸梁高度406

二、织口位置406

三、梭口形状409

四、综框位置411

五、筘座动程412

六、后梁位置416

八、织轴位置419

七、卷取辊(刺毛辊)和布卷419

九、摇轴位置和打纬角420

十、主轴位置423

十一、中轴(踏盘轴)位置423

十二、织机长度423

第三节 织机俯视图的设计423

第四节 织机各机构运动时间的配合424

第五节 织机的回转不匀率430

开口凸轮曲线计算434

线与余弦曲线组合加速运动规律的434

一、程序一 开口角α1≥闭口角α3情况下,直434

附录 织机通用设计计算框图434

二、程序二 采用正弦与余弦组合加速运动规律437

的打纬共轭凸轮轴心位置包络线的437

计算程序框图437

三、程序三 采用正弦与余弦组合加速运动规律448

的打纬共轭凸轮廓线的计算程序448

框图448

序框图452

共轭凸轮轴心位置包络线的计算程452

四、程序四 采用改进梯形加速运动规律的打纬452

五、程序五 采用改进梯形加速运动规律的打纬462

共轭凸轮廓线的计算程序框图462

六、程序六 由投梭机构的静态运动规律S(α)462

求其动态运动规律x(α)的计算程462

序框图462

七、程序七 织机主轴回转不匀率计算程序框图469

八、程序八 共轭凸轮引剑机构计算程序框图471

参考文献476

1996《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下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人哲等编 1996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机械设计原理(1995 PDF版)
机械设计原理
199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纺机设计原理( PDF版)
纺机设计原理
机械原件设计  下(1952 PDF版)
机械原件设计 下
1952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上  第2版(1996 PDF版)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上 第2版
1996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实用机械设计手册(1993 PDF版)
实用机械设计手册
1993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丝绸机械设计原理  下(1983 PDF版)
丝绸机械设计原理 下
1983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1981 PDF版)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1981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上(1982 PDF版)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上
1982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第2分册  纺织机械(1963 PDF版)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第2分册 纺织机械
1963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第1分册  设计总论(1962 PDF版)
纺织机械设计原理 第1分册 设计总论
1962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针织机设计原理(1982 PDF版)
针织机设计原理
1982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原理(1986 PDF版)
机械设计原理
1986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机械原理  第2版(1984 PDF版)
机械原理 第2版
198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  第2版(1979 PDF版)
机械设计 第2版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  第2版(1994 PDF版)
机械设计 第2版
1994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