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全集 下 1》求取 ⇩

卷一 古诗1

元丰行示德逢1

后元丰行1

夜梦与和甫别因寄纯甫1

纯甫出释惠崇画耍予作诗1

王安石诗集1

陶缜菜2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2

逆沈氏妹于白鹭洲遇雪作诗寄天骘2

燕侍郎山水2

徐熙花2

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3

示元度营居半山园作3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4

杏花4

奉酬约之见招4

寄吴氏女子4

要望之过我庐5

与望之至八功德水5

仲明父不至5

与吕望之上东岭5

寄杨德逢5

赠约之5

再次前韵寄杨德逢5

闻望之解舟6

法云6

弯碕6

月夜二首6

两山间6

春日晚行7

四皓二首7

新花7

?亭7

光宅寺7

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7

卷二 古诗7

真人8

寄蔡氏女子二首8

梦黄吉甫8

游土山示蔡天启9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9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10

定林示道原11

示宝觉11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11

示安大师11

我所思寄黄吉甫12

寄朱昌叔12

与僧道升二首12

赠彭器资12

题半山寺壁二首13

移桃花示俞秀老13

题定林壁13

定林寺13

卷三 古诗13

赠李士云13

赠王居士13

对棋与道原至草堂寺14

书八功德水庵14

放鱼14

霾风14

偶书14

即事二首14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14

无营17

吾心17

古意17

自遣17

自喻17

病起18

独归18

独卧有怀18

无动18

18

车载板二首18

卷四 古诗19

思北山19

望钟山19

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19

秋早19

秋热19

过杨德逢荘19

跋黄鲁直画19

上南岗20

谢公墩20

秋夜泛舟20

和耿天骘同游定林20

次韵约之谢惠诗20

答俞秀老21

21

21

次韵舍弟江上21

酬王浚贤良松泉二诗21

清凉寺送王彦鲁22

送惠思上人22

老景22

杂咏八首22

张良23

司马迁23

诸葛武侯23

读墨23

明妃曲二首24

读秦汉间事24

幽谷引24

桃源行25

食黍行25

欢息行25

送春25

兼并25

卷五 古诗26

和吴御史汴渠26

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利害26

寄曾子固二首27

送潮州吕使君27

酬王伯虎27

答虞醇翁27

虎图28

次韵信都公石枕斩簟28

和吴冲卿雪28

和冲卿雪诗并示持国28

送石赓归宁29

送张拱微出都29

寄题睡轩29

冲卿席上得作字29

陈桥30

澶州30

塞翁行30

河间30

白沟行30

卷六 古诗31

北客置酒31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31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31

即事三首32

送郑叔熊归闽32

送吴仲庶出守潭州32

杂咏三首32

寄二弟时往临川33

李氏沅江书堂33

休假大佛寺33

别谢师宰33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33

赠陈君景初34

赠张康34

寄朱氏妹34

骅骝34

送程公辟守洪州35

凤凰山35

梦中作35

彭蠡35

牛渚35

东门36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36

卷七 古诗37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37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38

出巩县38

书任村马铺38

用王微之韵和酬即事书怀38

和仲求即席分题得庶字38

西风39

久雨39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39

和吴冲卿?鸣树石屏40

送李宣叔倅漳州40

送裴如晦宰吴江40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41

寄吴冲卿41

韩持国见访41

和刘贡甫燕集之作42

思王逢原42

登景德塔42

寄王逢原43

寄正之43

思古43

惜日43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43

卷八 古诗44

两马齿俱壮44

春从沙碛底44

晨兴望南山44

少年见青春45

三战败不羞45

白日不照物45

朝日一暴背45

黄菊有至性45

结屋山涧曲45

少狂喜文章45

天下不用车46

圣贤何常施46

山田久欲拆46

散发一扁舟46

青青西门槐46

秋枝如残人46

一日不再饭46

草端无华滋46

道人北山来47

今日非昨日47

秋日不可见47

骐骥在霜野47

悲哉孔子没47

秋庭午吏散47

秋日在梧桐47

我欲往沧海47

扬雄二首48

孔子48

卷九 古诗48

前日石上松48

日出堂上饮48

汉文帝49

秦始皇49

韩信49

叔孙通49

东方朔49

杨刘49

陆忠州50

相送行效张籍50

开元行50

戴不胜50

田单50

臧仓50

阴漫漫行51

一日归行51

汴水51

阴山画虎图51

杜甫画像51

悼四明杜醇52

寄岳州张使君52

送元厚之待制知福州52

吴长文新得颜公坏碑52

答扬州刘原甫52

哭梅圣俞53

游章义寺53

饭祈泽寺53

答瑞新十远53

送陈谔54

送乔执中秀才归高邮54

送孙长倩归辉州54

送张公仪宰安丰54

送宋中道倅洺州54

送文学士倅邛州54

云山诗送正之55

卷十 古诗55

和甫如京师微之置酒55

别孙莘老55

寄丁中允宝臣55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56

马上转韵56

过刘贡甫56

相国寺启同天节道场行香院观戏者56

忆北山送胜上人56

示平甫弟56

估玉57

信都公家白兔57

车螯二首57

与平甫同赋槐58

甘棠梨58

独山梅花58

同昌叔赋雁奴58

老树58

寓言九首59

飞雁59

赋枣得烛字59

舟中读书60

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60

自讼60

彼狂60

众人61

卷十一 古诗61

寄题郢州白雪楼61

圣俞为狄梁公作诗要予同作61

蒙亭61

水车62

耕牛62

樵斧62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62

和王乐道烘虱62

田庐62

楼种63

耰耡63

钱镈63

耒耜63

袚襫63

牛衣63

田漏63

扬扇63

牧笛63

壹笠64

耘鼓64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64

酬冲卿月晦夜月感64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64

送董伯懿归吉州65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65

平甫归饮65

答陈正叔65

馀寒66

答裴煜道中见寄66

明州钱君倚众乐亭66

过食新城藕66

爱日66

孤城67

和微之药名劝酒67

客至当饮酒二首67

乙未冬妇子病至春不已67

强起67

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68

车螯68

送谢师宰赴任楚州二首68

饮裴侯家68

69

卷十二 古诗69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69

和中甫兄春日有感70

信陵坊有笼山乐官70

收盐70

省兵71

发廪71

感事71

美玉71

有感72

寄曾子固72

同杜史君饮城南72

送孙叔康赴御史府73

别马秘丞73

到郡与同官73

追送朱氏女弟宿木瘤僧舍73

招同官游东园73

试茗泉74

白?山74

跃马泉74

既别羊王二君与同官饮城南74

秋怀74

九日随家人游东山遂游东园74

七星砚75

九鼎75

九井75

寄题众乐亭75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76

泊舟姑苏76

垂虹亭76

如归亭顺风76

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76

书会别亭76

卷十三 古诗76

张氏静居院77

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77

答客77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77

顾林亭77

陆瑁养鱼池78

昆山78

陆机宅78

华亭谷78

柘湖78

始皇驰道78

吴王猎场78

寒穴78

三女岗79

太白岭79

秃山79

赠曾子固79

鲍公水79

寄李士宁先生79

答曾子固南丰道中所寄80

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80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80

僧德殊家水簾求予咏80

寄赠胡先生(并序)81

得曾子固书因寄81

寄虔州江阴二妹81

登越州城楼81

忆昨诗示诸外弟82

卷十四 律诗(五言八句)82

欣会亭82

东皋82

题雱祠堂83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83

送张甥赴青州幕83

定林83

半山春晚即事83

山行83

露坐83

欹眠83

岁晚83

84

过故居84

书寝84

秋夜二首84

送邓监簿南归84

送赞善张轩民西归84

即事84

赠殊胜院简道人85

重游草堂次韵三首85

怀吴显道85

静照堂85

赠上元宰梁之仪承议85

自府中归寄西庵行详85

送陶氏妇兼寄纯甫85

与道原过西庄遂游宾乘二首85

题齐安寺山亭86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86

宿定林示无外86

宿北山示行详上人86

独饭86

草堂86

示耿天骘86

中书偶成87

华藏寺会故人87

与宝觉宿精舍87

求全87

示无外87

北山暮归示道人87

光宅87

怀古二首87

秋风88

次韵昌叔岁暮88

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88

卷十五 律诗(五言八句)88

次韵唐公三首88

东阳道中88

江行88

旅思88

乌塘88

冬日89

乘日89

雨中89

壬辰寒食89

宿雨89

王村89

发馆陶89

欲归89

长垣北89

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90

宜春苑90

和栖霞寂照庵僧云渺90

送吴叔开南征90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90

和仲庶夜过新开湖忆冲之仲涂共泛90

将次洺州憩漳上90

还自河北应客90

秋露90

春日91

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91

晚兴和冲卿学士91

秋兴和冲卿91

次韵冲卿除日立春91

题友人郊居水轩91

游赏心亭寄虔州女弟91

江亭晚眺91

送董传92

送孙子高92

白云禅师92

寄深州晁同年92

舟夜即事92

揖仙阁92

金山寺92

何处难忘酒二首92

身闲93

和唐公舍人访净因93

还家93

题汤泉壁示诸子有欲闲之意93

寄福公道人93

史教授独善堂93

题朱郎中白都荘93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93

沂溪怀正之94

答许秀才94

卷十六 律诗(五言八句)(五言长篇附)94

次韵景仁雪齐94

次韵范景仁二月五日夜风雪94

次韵冲卿过睢阳94

答冲卿94

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94

初憩和州94

贾生95

江南95

还自舅家书所感95

世事95

昆山慧聚寺次张?韵95

吴江95

送杜十八之广南95

?起舍弟尚未巳示道原95

95

京兆杜婴大醇卒以诗二首伤之96

夏夜舟中颇凉因有所感96

江上二首96

孤桐96

游杭州圣果寺96

招丁元珍96

寄纯甫96

迟明97

陪友人中秋夕赏月97

慎县修路者97

河势97

送河间晁寺丞97

暮春97

游北山97

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97

陈师道宰鸟程县97

和吴冲卿集禧齐祠98

和吴冲卿雪霁紫宸朝98

送周都官通判湖州98

冬至98

拟和御制赏花钓鱼98

读镇南邸报癸未四月作98

汤泉98

双庙(张巡许远)99

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99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99

见远亭上王郎中99

酴?金沙二花合发100

回桡100

又段氏园亭100

段约之园亭100

岁晚怀古100

卷十七 律诗(七言八句)100

次韵公辟正议书公戏语申之以祝助发一笑101

次韵致远木人洲二首101

次韵酬龚深甫二首101

次叶致远韵101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102

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102

次韵张德甫奉议103

送项判官103

送程公辟得谢归姑苏103

次韵奉酬觉之103

次韵酬徐仲元103

诗奉送觉之奉使东川103

道光泉104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104

登宝公塔104

雨花台104

觉海方丈104

宝公塔104

北山三咏104

纸暖阁105

北窗105

小姑105

荣上人遽欲归以诗留之105

呈陈和叔(并序)105

招吕望之使君106

公辟枉道见过获闻新诗因叙欢仰106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106

岭云106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107

示俞秀老107

外厨还火示公佐107

莫怀107

蓼虫107

卷十八 律诗(七言八句)107

读眉山集爱其雪诗能用韵复次韵一首108

八功德水108

寄题程公辟物华楼109

酬俞秀老109

次韵吴冲卿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109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109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110

次韵奉和蔡枢密南京种山药法110

和蔡副枢贺平戎废捷110

次韵陪驾观灯110

和吴相公东府偶成110

次韵冲卿上元从驾至集禧观偶成110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111

谒曾鲁公111

驾自启圣还内111

集禧观池上咏野鹅111

次韵东厅韩侍郎齐居晚兴111

御沟112

后殿朝次偶题112

幕次忆汉上旧居112

和御制赏花钓鱼二首112

酬和甫祥源观醮罢见寄112

次杨乐道韵六首112

后苑详定书怀113

上巳闻苑中乐声书事113

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事呈乐道舍人圣从待制113

详定幕次呈圣从乐道113

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113

详定试卷二首113

夜读试卷呈君实待制景仁内翰114

答张奉议114

奉酬圣从待制114

次韵吴仲庶省中画壁114

奉酬杨乐道114

卷十九 律诗(七言八句)115

次韵知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115

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115

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115

春风115

尹村道中116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116

次韵王胜之咏雪116

道逢文通北使归116

永济道中寄诸舅弟116

将次相州116

次韵酬府推仲通学士雪中见寄117

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117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117

送刘和父奉使江西117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117

送李质夫知陕府118

次韵吴李野题岳上人澄心亭118

题仪真致政孙学士归来亭118

送真州吴处厚使君118

送直讲吴殿丞宰巩县118

送吴龙图知江宁118

送彦珍119

寄张先郎中119

泛水寄和甫119

寄黄吉甫119

次韵平甫村墅春日119

即席次韵微之泛舟119

次韵微之即席120

程公辟转运江西120

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120

和平甫招道光法师120

示长安君120

和祖仁晚过集禧观120

次韵王微之登高齐121

和微之重感南唐事121

李君昆弟访别长芦至淮阴追寄121

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窍有感恻因成小诗121

冲卿席上得行字121

示董伯懿121

和文淑湓浦见寄122

次韵吴季野再见寄122

思王逢原三首122

和吴御史临淮感事122

卷二十 律诗(七言七句)122

次韵平甫赠三灵山人程惟象123

次韵和甫咏雪123

次韵张氏女弟咏雪123

次韵徐仲元咏梅二首123

诗呈节判陆君123

雨过偶书124

隅成二首124

季春上旬苑中即事124

留题曲亲盆山124

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巳十年以诗攀奇124

上西垣舍人125

退朝125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125

和晚菊125

墙西树126

狄梁公陶渊明俱为彭令泽至今有庙在焉刁景纯作诗见示继以一篇(嘉祐中题点江东刑狱时作)126

度麾岭寄莘老126

四月果126

景福殿前柏126

寄沈鄱阳(时为江东提刑)127

送裴如晦宰吴江127

次韵乐道送花127

篝思亭(在江东转运司南厅后园)127

愁台127

和正叔怀其兄草堂127

丁年128

高魏留128

寄黄吉甫128

寄题思轩128

郑子宪西齐128

陈君式大夫恭轩128

卷二十一 律诗(七言八句)129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129

送周仲章使君129

送王蒙州129

送庞签判129

送潘景纯129

送僧无惑归鄱阳129

次韵酬邓子仪二首130

送李璋130

送逊师归舒州130

寄无为军张居士130

寄育王大觉禅师130

送章宏131

别葛使君131

送王龙图守荆南131

次韵酬宋中散二首131

和宋太傅服除还朝简诸朋旧131

玘六首132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133

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133

梦张剑州133

次韵舍弟常州官舍应客133

寄平甫133

寄吴正仲却蒙马行之梅圣俞和寄依韵酬之133

酬慕容员外134

次韵张唐公马上134

和王司封会同年134

次韵酬子玉同年134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134

送道光法师佳持灵岩135

寄郎侍郎135

寄余温卿135

酬郑闳中135

酬裴如晦135

过山即事135

卷二十二 律诗(七言八句)136

奉酬永叔见赠136

送陈舜俞制科东归136

送何正臣主簿136

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136

上元戏呈贡父136

次韵杨乐道述怀136

次友人三首137

酬冲卿见别137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137

和杨乐道见寄137

寄吴冲卿二首137

寄张襄州138

次韵昌叔怀?楼读书之乐138

酬净因长老楼上?月见怀138

寄张?招张安国金陵法曹138

欲往净因寄经州韩持国139

送别韩虞部139

怀舒州山水吾昌叔139

呈柳子玉同年139

次韵陆定远以谪往来求诗139

李璋下第139

示四妹140

次韵奉酬李质夫140

寄酬曹伯玉因以招之140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140

示德逢140

平山堂140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141

邢太保有鹤折翼以诗伤之141

寄致政吴虞部141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141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141

送何圣从龙图141

酬吴仲庶小园之句142

卷二十三 律诗(七言八句)142

即事142

丙申八月作142

送赵学士陕西提刑142

登西楼142

始与韩玉汝相近居遂相与游今居复相近而两家子唱和诗相属因有此作143

春寒143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143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江阴见及之作143

送苏屯田广西转运143

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143

奉寄子思以代别144

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144

次韵刘著作过茆山今平甫往游因寄144

出城访无党因宿齐馆144

寄张氏女弟144

酬王太祝144

次韵耿天骘大风145

法喜寺145

长干寺145

落星寺在南康军江中145

清风阁145

留题微之廨中清辉阁145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146

寄张剑州并示女弟146

和微之林亭146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146

庆老堂146

寄陈宣叔146

酬微之梅暑新句147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韵二首147

金陵怀古四首147

石竹花148

玉晨大桧鹤庙古松最为佳树148

古松148

次韵昌叔咏尘148

次韵舍弟遇子固忆少述148

次韵董伯懿松声149

次韵答平甫149

次韵质夫兄使君同年149

卷二十四 律诗(七言八句)149

金明池149

葛溪驿149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150

张剑州至剑一日以新忧罢150

送张颉仲举知奉新150

为裴使君赋拟岘台150

泛舟青溪入水门登高齐奉呈康叔150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150

送李太保知仪州151

送西京签判王著作151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151

送纯甫如江南151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151

送沈康知常州151

送张卿致仕152

送李秘校南归152

送梅龙图152

送复之屯田赴成都152

送经臣富顺寺丞152

安丰张令修芍陂152

送萧山钱著作153

送灵仙裴太傅153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153

酬吴季野见寄153

和平甫寄陈正叔153

送王太卿致政归江陵153

舒州七月十一日甫154

致舒次韵答平甫154

次韵答丁端州154

寄朱昌叔154

送叔康侍御154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154

答刘季孙155

次韵酬王太祝155

寄吴成之155

寄曾了固155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155

寄王回深甫155

钟山西庵白莲亭156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156

赠老宁僧首156

卷二十五 律诗(七言八句)(七言长篇附)156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156

次韵答彦珍156

次韵陈学士小园即事157

寄友人157

登大茅山157

登中茅山157

登小茅山157

送崔左藏之广东158

次韵答陈正叔二首158

次韵春日即事158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158

赠李士宁道士158

苦雨159

江上159

午枕159

寄石鼓寺陈伯庸159

送熊伯通159

送王覃159

送明州王大卿160

姑胥郭160

严陵祠堂160

藏春坞诗献刁十四丈学士160

太湖恬亭160

蒙城清燕堂160

初去临川161

读史161

读诏书161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161

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161

王太丞邑事之暇过访山馆兼示佳篇162

王浮梁太丞听讼轩有水禽巢于竹林162

寄虞氏兄弟162

除夜寄舍弟162

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162

和钱学士喜雪163

送江宁彭给事处阙163

午睡164

示道原164

台上示吴愿164

招文齐164

题齐安壁164

卷二十六 律诗(五言绝句)(回文)(六言诗附)164

霹雳沟164

沟港164

染云164

聊行164

题永昭陵165

咏谷165

北山?亭165

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釄架盛开165

五柳165

草堂一上人165

题何氏宅园亭165

傅神自赞165

题黄司理园165

再题南涧楼166

江上166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166

南浦166

离蒋山166

被召作166

送王补之行风忽作因题四句於舟中166

山中166

移松皆死166

春雨167

归燕167

和惠思波上鸥167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167

次青阳167

代陈景元书于太一宫道院壁167

山鸡167

杂咏四首167

送陈景初168

偶书168

口占168

秋兴有感168

卧闻168

题八功德水168

泊姚江169

楼上169

春晴169

净相寺169

将母169

朱朝议移法云院兰169

晚归169

题舫子169

惠崇画169

送望之赴临江170

送吕望之170

送王彦鲁170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170

蒲叶170

病中睡起折杏花数枝二首170

与徐仲元自读书台上定林170

芳草170

山陂171

进月171

梦长171

碧芜(回文)171

题徐浩书法华经171

书定林院窗171

红梅171

梅花171

别方劭秘校171

病起过宝觉171

泊雁172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六言)172

西太一宫楼172

卷二十七 律诗(七言绝句)172

歌元丰五首172

春郊173

九日173

元日173

题画扇173

东冈173

清明173

173

173

杖藜174

?然174

一陂174

园蔬174

沟西174

芙渠174

南荡174

初晴174

东阜174

南浦175

秋云175

竹里175

随意175

雪乾175

谁将175

移柳175

老嫌175

图书175

春风176

陂麦176

木末176

进字说二首176

窥园176

嘲白发176

代白发答176

外厨遗火二绝176

和郭功甫177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177

和陈辅秀才金陵书事177

干蹊177

初夏即事177

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竟二首178

又次叶致远二首178

次昌叔韵178

次张唐公韵178

次俞秀老韵178

酬宋廷评请序经解178

送耿天骘至渡口178

送黄吉甫入京题清凉寺壁179

过法云179

与道原自何氏宅步至景德寺179

永庆院送道原还仪真作诗要之179

卷二十八 律诗(七言绝句)179

长干释普济坐化179

芙蓉堂二首179

送方劭秘校179

自定林过西庵180

清凉白云庵180

归庵180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180

题勇老退居院180

光宅寺180

雪中游北山呈广州使君和叔同年181

谢安墩二首181

东陂二首181

欲往北山以雨止181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181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182

五更182

北陂杏花182

封舒国公三首182

定林182

北山有怀182

又代薛肇明一首183

沟上梅花欲发183

江梅183

耿天骘许以浪山千叶梅见寄183

与天骘宿清凉广惠僧舍183

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醿架盛开二首183

山北183

咏菊二首183

出郊184

怀府园184

马毙184

江宁夹口二首184

北山道人栽松184

山樱184

杨柳184

偿薛肇明秀才桤木184

蒋山手种松185

中年185

寄四姪?二首185

寄吴氏女子185

寄蔡天启185

呈陈和叔二首185

俞秀老忽不见186

与道原过西壮遂游宾乘186

卷二十九 律诗(七言绝句)186

与耿天骘会话186

招扬德逢186

和叔雪中见过186

和叔招不往186

招叶致远186

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187

书定林院窗187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187

成字说后与曲江谭君丹阳蔡君同游齐安187

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187

庚申正月游齐安有诗壬戌正月再游187

庚申正月游齐安187

壬戌正月晦与仲元自淮上复至齐安187

钟山晚步188

记梦188

散策188

书静照师塔188

经局感言188

定林院昭文齐188

传神自赞188

悟真院188

勘会贺兰溪生189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189

过刘全美所居189

书何氏宅壁189

题永庆壁有?遗墨数行189

江宁府园示元度189

金陵郡齐189

戏示蒋颖叔189

示李时叔二首190

示俞秀老二首190

示宝觉二首190

丽泽门190

游城东示深之德逢190

示公佐190

仲元女孙191

示永庆院秀老191

示王铎主簿191

戏城中故人191

戏赠叚约之191

示俞处士191

怀张唐公191

忆金陵三首191

重过余婆冈市192

万事192

中书即事192

秦淮泛舟192

离升州作192

泊船瓜洲192

人瓜步望扬州192

望淮口192

金陵即事三首193

卷三十 律诗(七言绝句)193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谷三首193

东流顿令罢官阻风示文答以四句193

赠外孙193

寄金陵傅神者李士云193

杨德逢送米与法云二老故作此诗193

金陵194

州桥194

午枕194

观明州图194

城北194

柘冈194

乌塘194

九日赐宴琼林苑作195

壬子偶题195

和张仲能忆钟陵二首195

送和甫至龙安暮归195

钟山即事195

南涧楼195

京城195

陇东西二首195

御柳196

禁直196

题中书壁196

祥云196

雨晴196

暮春196

斜径196

日西196

禁中春寒197

试院中197

学士院燕侍郎画图197

道旁大松人取以为明197

见鹦鹉戏作四句197

池雁197

六年197

世故197

邵平197

重将198

赐也198

读汉书198

载酒198

楚天198

神物198

王章198

中牟198

文成198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199

若耶溪归兴199

过外弟饮199

与北山道人199

乌石199

初到金陵199

春雨199

春江199

江上199

定林200

定林所居200

台城寺侧独行200

游钟山200

松间200

雨未止正臣欲行以诗留之200

卷三十一 律诗(七言绝句)200

题张司业诗200

同陈和叔游北山200

生日次韵南郭子二首201

哭张唐公201

寄沈道原201

游城南即事二首201

再次前韵201

次吴氏女子韵201

即席201

醴泉观202

怀钟山202

202

送王石甫学士知湖州202

和惠思韵二首202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202

过徐城202

八公山202

江宁夹口三首203

寄碧岩道光法师203

省中二首203

崇政殿后春晴即事203

省中沈文通厅事203

顺任道说应举时事203

后殿牡丹未开204

试院中四首204

人间204

寄题杭州明庆院修广师明碧轩204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204

夜直204

涿州205

书汜水关寺壁205

入塞205

出塞205

题北山隐居王闲叟壁205

出城205

答韩持国205

寄韩持国205

春日205

和惠思岁二日二绝206

赴召道中206

江东召归206

平甫如通州寄之206

寄显道206

和平父寄道光法师206

三品石206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206

送陈靖中舍归武陵207

北山207

咏月三首208

夜闻流水208

卷三十二 律诗(七言绝句)208

次韵杏花三首208

辱井208

适意208

题金沙208

杏园即事209

宋城道中209

对答209

愍儒坑209

遇雪209

殊胜渊师示寂209

怀旧209

杂咏五首210

书陈祈兄弟屋壁210

访隐者210

证圣寺杏接梅花未开210

海棠花210

郊行211

破冢二首211

题景德寺试院壁211

金陵报恩大师西堂方丈二首211

题正觉院箨龙轩二首211

相州古瓦砚211

孟子212

独卧二首212

商鞅212

山前212

江雨212

望夫石212

扬子二首212

韩信213

范增二首213

伯牙213

贾生213

曹参213

张良213

范睢213

苏秦213

雨生214

谢安214

世上214

读后汉书214

读蜀志214

读唐书214

读开成事214

别和甫赴南徐214

寄茶与和甫214

杏花215

卷三十三 律诗(七言绝句)215

城东寺菊215

拒霜花215

代答215

促织215

戏长安岭石215

寄茶与平甫215

腊享215

暮春216

别皖口216

过皖口216

真州东园作216

发粟至石陂寺216

216

黄鹂216

吐绶鸡216

216

别?皖二山217

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217

舟过长芦217

金山三首217

泊姚江217

游钟山217

龙泉寺石井二首217

汀沙218

临津218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218

杭州望湖楼回马上作呈王汝乐道218

兴国楼上作218

别?阁218

乌江亭219

望越亭219

诸葛武侯219

汉武219

春日席上219

暮春219

春入219

和文淑219

西山219

句容道中220

晏望驿释舟走信州220

祁泽寺见许坚题诗220

送陈景初(陈善医)220

巫峡220

徐秀才园亭220

中茅峰石上得徐锴篆字题名220

欲雪220

上元夜戏作220

东江221

北望221

黄河221

骊山221

石竹花221

精卫221

木芙蓉221

黄花221

戏赠育王虚白长老221

县舍西亭二首222

铁幢浦222

临吴亭作222

苏州道中顺风222

卷三十四 律诗(七言绝句)222

送僧惠思归钱塘222

松江222

秋日222

竹窗223

次韵张仲通水轩223

送僧游天台223

出定力院作223

寄育王大觉禅师223

荷花223

灵山223

中秋夕寄平甫诸弟223

残菊223

钓者224

题玉光亭224

酬王微之224

将次镇南224

出金陵224

初晴224

谩成224

无钨寄正之224

送陈令224

赠僧225

嘲叔孙通225

和净因有作225

张工部庙225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225

宣州府君丧过金陵225

观王氏雪图225

鱼儿226

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二首226

离鄞至菁江东望226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226

郭解226

宰嚭226

韩子226

古寺226

别鄞女227

登飞来峰227

真州马上作227

读汉功臣表227

寄伯兄227

寄和甫227

鄞县西亭227

天童山溪上227

咏月228

金山228

叠翠亭228

默默228

达本228

寓言二首228

偶书228

扬子228

?二首229

229

红梨229

示报宁长老229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229

赠安太师229

春日即事229

读维摩经有感229

寄道光大师229

卷三十五 挽辞230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230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230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230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二首231

正肃吴公挽辞二首231

正宪吴公挽辞232

孙威敏公挽辞232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232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232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232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233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233

赠工部侍郎郑公挽辞233

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233

马玘大夫挽辞233

宋中道挽辞233

王子直挽辞234

葛兴祖挽辞234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234

王中甫学士挽辞234

王逢原挽辞234

孙君挽辞235

处士葛君挽辞235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235

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235

葛郎中挽辞二首235

悼王致处士235

卷三十六 集句(古律诗)236

送吴显道五首236

悼慧休236

苏才翁挽辞二首236

送吴显道南归237

送刘贡甫谪官衡阳237

赠宝觉(并序)237

金山寺238

化城阁238

明妮曲238

赠张轩民赞善239

送张明甫239

招元度239

怀元度四首239

示黄吉甫239

戏赠湛源240

梅花240

与北山道人240

即事五首240

江口240

独行240

招叶致远240

望之将行240

春风241

春雪241

花下241

春山241

金陵怀古241

沈垣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242

示蔡天启三首242

烝然来思(并序)242

卷三十七 集句 歌曲243

仓颉243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243

(集句)243

老人行243

示道光及安大师243

示杨德逢243

离升州作243

(歌曲)247

虞美人247

甘露歌247

桂枝香247

菩萨蛮247

浪淘沙令248

南乡子二首248

清平乐248

浣溪沙248

渔家傲二首248

诉衷情五首249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249

卷三十八 四言诗 乐章 上梁文 古赋 铭赞250

(四言诗)250

潭州新学诗(并序)250

新田诗(并序)250

歆安之曲251

(乐章)251

明堂乐章二首251

云之祁祁答董传251

猎较诗(并序)251

皇帝还大次憩安之曲252

(上梁文)252

景灵宫修盖英宗皇帝神御殿上梁文252

(古赋)253

龙赋253

历山赋(并序)253

思归赋253

释谋赋253

伍子胥庙铭254

明州新刻漏铭254

蒋山钟铭254

(铭)254

璨公信心铭255

(赞)255

蒋山觉海元公真赞255

梵天画赞255

维摩像赞255

空觉义示周彦真255

附录 拾遗(七言绝句)255

西去(同上)255

寄池州夏太初255

蓬莱诗256

夏旼扇256

1974《王安石全集 下 1》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宋)王安石撰 1974 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王安石全集  第1册(1935 PDF版)
王安石全集 第1册
1935 大众书局
王安石集  下( PDF版)
王安石集 下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王安石全集  第1册( PDF版)
王安石全集 第1册
广益书局
王安石全集  第1册  上( PDF版)
王安石全集 第1册 上
大东书局
王安石全集  5( PDF版)
王安石全集 5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王安石全集  4( PDF版)
王安石全集 4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王安石全集  2( PDF版)
王安石全集 2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王安石全集  第1册( PDF版)
王安石全集 第1册
上海大众书局
王安石全集  2( PDF版)
王安石全集 2
中国的东南亚研究  现状与展望  英文(1992 PDF版)
中国的东南亚研究 现状与展望 英文
1992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王安石全集  上(1974 PDF版)
王安石全集 上
1974 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
王安石散文全集(1996 PDF版)
王安石散文全集
1996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唐宋八大家全集  王安石集  下(1997 PDF版)
唐宋八大家全集 王安石集 下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王安石全集(1999 PDF版)
王安石全集
199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安石全传(1998 PDF版)
王安石全传
1998 长春:长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