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求取 ⇩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变革1

一、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渊源1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及局限性2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3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

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6

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社会形式9

四、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11

五、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察13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任务16

一、经济规律及其体系16

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17

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19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0

第五节 法与经济的关系22

一、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22

二、法对经济的积极反作用23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及其基本规律25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5

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考察25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27

第二节 商品28

一、商品的二因素28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32

三、商品价值量35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7

第三节 货币39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39

二、货币的职能45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50

第四节 价值规律50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51

第五节 劳动价值论与现代市场经济54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57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57

一、资本总分式及其矛盾57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60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2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62

二、资本的本质65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66

四、剩余价值率67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69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69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71

三、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特点73

四、剩余价值规律75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77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77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79

三、资本主义工资的动态考察81

四、资本主义工资的国际比较83

第五节 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资本范畴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8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84

二、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范畴86

三、剩余价值的一般属性89

第四章资本积累9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91

一、生产和再生产91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92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93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95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95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96

三、资本积累和相对人口过剩97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99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与现实100

一、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100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产业调整101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104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04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104

二、产业资本的周转112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19

一、个别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与区别119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22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25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129

第三节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131

一、正确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内含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131

二、正确处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134

三、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本投入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138

第六章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141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41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41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45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47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与市场经济150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52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152

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154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56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157

一、借贷资本157

二、利息和利息率160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62

四、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价格164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169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69

二、级差地租171

三、绝对地租176

四、矿山地租和建筑地租178

五、土地价格180

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183

第一节 垄断资本的产生及其发展183

一、垄断的形成183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统治186

三、产业资本垄断及其发展191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8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8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20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的调节206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历史作用210

第三节 垄断资本的国际化212

一、资本输出212

二、战后的产业资本国际化215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体化219

四、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221

第八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23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及其特点223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2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22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22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22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29

二、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23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23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233

二、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234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36

第九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3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38

一、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的概念238

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39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244

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44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性248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252

第三节 其它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份262

一、个体经济262

二、私营经济264

三、外资经济26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68

一、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268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271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72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275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275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78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规律281

四、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2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功能286

一、市场经济的内涵286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88

三、市场经济的功能和市场机制的缺陷290

四、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292

五、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294

一、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2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98

二、计划经济的理论构想与实践进程299

三、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中对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选择30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框架306

五、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30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309

一、市场及市场功能309

二、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312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313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316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的形成316

二、社会主义价格体系317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组织形式320

一、企业及企业的特点320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企业320

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322

三、企业的类型32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327

一、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相悖327

二、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的国有企业改革332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35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职能34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348

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351

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352

四、现代企业的领导体制3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运行357

一、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357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与收益359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经营363

一、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369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的分配和社会保障3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369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71

三、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3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分配377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37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380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381

四、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382

五、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383

六、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中的几个关系3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388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本质和作用38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390

三、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行为393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94

一、社会保障及其功能395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397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401

第一节 经济增长401

一、经济增长及其制约因素401

二、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405

三、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问题408

四、经济增长中速度、比例与效益的统一409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412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412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4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产业结构418

一、产业结构及其分类418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421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424

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425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42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428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429

第十四章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431

第一节 宏观调控理论溯源431

一、“凯恩斯革命”之前的国家干预学说431

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理论433

三、凯恩斯主义反对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435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436

一、市场有限性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436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总供需的平衡440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443

四、宏观调控的政策449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成功经验454

一、美国的有调节 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454

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457

三、日本的计划调节 与市场经济460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4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463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463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的关系469

三、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470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472

一、对外贸易472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474

三、引进技术和技术出口476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477

五、发展国际旅游业477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478

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478

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478

三、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481

1998《政治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丽娜主编 1998 北京:华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198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75.12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75.12
政治经济学(1984.8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4.8 群众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49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49 冀东新华书店
政治经济学( PDF版)
政治经济学
莫斯科政治文献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4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5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消防经济学(1995 PDF版)
消防经济学
1995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7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7 贵州新华书店
政治经济学(199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5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6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2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2 北京:改革出版社
工业微观分析学(1993 PDF版)
工业微观分析学
1993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0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2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2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